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

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

發布時間:2018-07-10 09:27:57 來源:新華社

  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加開會議,審議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這份報告反映著當前各地貫徹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法的現狀,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就在2個月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分赴8個省區的26個地市,對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進行了檢查,并委托23個省區市人大常委會自查。

  通過這次“法律巡視”發現,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取得積極進展,全社會生態環保意識明顯增強。但一些地方還不同程度存在違反法律的突出問題,如:結構性污染問題較為突出,部分配套法規和標準制定工作滯后,大氣污染監督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重點領域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執行不夠有力……

  檢查組還對12個城市38個工業企業、施工工地、礦山等進行了抽查,對發現的問題,有的現場即向地方交辦,有的責成地方進一步調查處理,還有一部分納入到了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的督察范疇。

  報告介紹,今年5月至6月,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組分為4個小組分別赴河南、內蒙古、山西、陜西、山東、河北、安徽、江蘇等8個省區開展執法檢查工作,檢查組深入到26個地市,共召開29次座談會,聽取了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匯報,實地查看了107個單位和項目。同時,委托其他23個省(區、市)人大常委會開展自查,實現了執法檢查全覆蓋。

  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分別下降39.6%、34.3%、27.7%,珠三角區域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連續三年達標。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點區域明顯好轉,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明顯提升。

  報告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明顯增強。中央財政加大資金投入,5年累計安排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528億元。各相關部門分工協作、共同發力,出臺20余項價格、財稅、金融等經濟政策,支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順利開展。企業治污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人民群眾依法參與和監督污染治理的積極性明顯提高。

  我國結構性污染問題較為突出

  報告指出,依法推進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力度不斷加大,但我國結構性污染問題較為突出。

  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二條規定防治大氣污染應當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目標,堅持源頭治理,規劃先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能源結構。執法檢查發現,部分地區產業結構偏重、布局偏亂,能源結構調整不到位,運輸結構不合理,成為大氣污染的主因。

  產業結構方面,報告指出,山東省傳統產業占全部工業的70%,重化工業占傳統工業的70%。河北邯鄲“城中有鋼”,石家莊“煤電圍城”等問題突出。內蒙古包頭重化企業圍城,全市建成區面積不足總面積的1%,但集聚了全市約90%的鋼鐵產能、89%的火電裝機和90%的稀土產量。

  在能源結構方面,報告介紹,“2+26”城市、長三角、汾渭平原等區域的單位國土面積煤炭消耗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至6倍。2017年河南省煤炭消費量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73.6%,高出全國13個百分點。

  在運輸結構方面,報告指出,以柴油車為主的公路運輸承擔了全國約78%的貨物發送量、48.6%的貨物周轉量,柴油貨車污染排放占機動車排放總量的60%以上。據統計,河北省有柴油貨車135.9萬輛,占全國柴油貨車總量的8%;山東省有柴油貨車172.8萬輛,占全國柴油貨車總量的10.2%,居全國首位。

  機動車污染和油品質量監管不到位

  報告提出,重點領域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執行不夠有力,其中機動車污染和油品質量監管不到位。

  機動車尤其是重型柴油貨車污染正在成為一些地方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章對機動車污染控制、車輛監管、油品質量等作了專節規定。

  報告指出,一些重型柴油車未安裝污染控制裝置或者污染控制裝置不符合要求,不能達標排放。一些地方和部門對重型柴油車準入把關不嚴,監管力量不足、監管不到位,車輛不正常安裝和使用污染控制裝置等違法情況比較普遍。

  在油品監管方面,報告指出一些地區油品質量源頭管控存在漏洞,對成品油無證生產單位、非法調和成品油行為監管不到位,對流通領域的普通柴油沒有明確監管部門、缺乏監管依據。2017年,有關部門在天津、廊坊、唐山、保定、邢臺等五市開展的柴油質量抽檢中,合格率僅為47%。

  報告還提出,個別地方存在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數據造假現象;一些城市劃定了高污染車輛禁行區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禁用區,沒有有效執法監管和處罰。

  穩步推進“煤改氣”“煤改電”

  報告建議,大力推進散煤治理,以保障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為重點,因地制宜、多措并舉,穩步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工作,到2020年采暖季前,在保障能源供應的前提下,基本完成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的平原地區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

  報告指出,大氣污染防治法強化了政府和企業的法律責任,加大了違法處罰力度,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可執行性。要全面有效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法,依法推動解決大氣污染突出問題,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藍天幸福感。

  報告建議,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重點區域嚴禁鋼鐵、焦化、電解鋁等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增產能。全面整治“散亂污”企業及集群。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使用,落實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政策。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嚴格落實重點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目標。調整優化運輸結構,以中長距離大宗產品運輸為突破口,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建成清潔高效、環境友好的貨物運輸體系。

  報告還建議,優化調整用地結構,推進面源污染治理。加強揚塵綜合治理,嚴格施工揚塵管理,2018年年底前各地建立管理清單。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和氨排放控制,切實加強秸稈禁燒管控。確保到2020年,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

標簽:監管;油品質量;機動車污染;全國人大常委會;柴油;大氣污染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