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勾,一翻,一倒”一系列操作,將生活垃圾直運收集點垃圾桶內的生活垃圾清得干干凈凈。今年,區環衛處新接收33家單位進行垃圾直運。每天早上,垃圾直運車開進住宅小區,收集門道單元前垃圾桶內的垃圾,直接送往垃圾處理場。這種垃圾處理模式被稱為“垃圾直運”。讓垃圾不落地、不暴露、日產日清,這種“垃圾直運”模式深受居民歡迎。
今年已有33家單位
實現垃圾直運
早上6時許,高運高莊小區內,垃圾直運車駕駛員將兩個垃圾桶并排擺在垃圾直運車后面,在他的操作下,垃圾直運車后端的機械手臂徐徐放下,然后穩穩“抓”起垃圾桶,將桶內垃圾完全傾倒進車廂內。半小時不到,小區30多個垃圾桶內的垃圾全部收集完畢,整個收集過程幾乎沒有垃圾散落。
記者注意到,該小區內的垃圾桶桶檐凹槽均與垃圾直運車相匹配,確保直運車機械手臂順利抓起垃圾桶,避免人工傾倒的二次污染。該小區物管人員告訴記者,今年5月起小區開始實現垃圾直運,作為一個新小區,垃圾直運模式使得垃圾直運車與小區垃圾桶直接對接,垃圾日產日清。對于垃圾直運車駕駛員來說,這一模式也讓小區垃圾清運變得省力不少。
從區環衛處了解到,我區現階段清潔直運模式以采用桶車直運模式為主。去年,北干街道加德社區作為試點率先實現了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運輸、分類處置,讓市民真切感受到清潔直運給生活帶來的變化。
去年下半年,由區城管局牽頭,經區政府批準,將主城區城廂、北干、蜀山、新塘四個街道的生活垃圾清潔直運工作交由區城投集團全面接手。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單位加入到申請垃圾直運的隊伍中來,它們將垃圾直運申請書遞交給區環衛處,由環衛處根據標準進行現場考核。今年以來,共勘察單位53家,接收符合直運標準單位33家。
垃圾直運模式雖好
發展中也遇到不小阻礙
在我區一些老舊小區,垃圾清理問題一直是個“老大難”。傳統清運模式常常帶來滴、漏等問題,直運模式更便捷更環保,幾乎全民叫好,但在具體的推進實施過程中,由于各種條件限制,這一模式也遇到了一定阻礙。
區環衛處的工作人員分析說,原因有兩點:一是老舊小區路窄巷深。部分老舊小區內的樓棟間距過窄,大型直運車根本無法行至樓道單元前的垃圾桶進行垃圾倒裝作業;二是垃圾桶配備要求專業。垃圾直運講求“車桶匹配”,機械手臂才能順利將垃圾桶抓起倒裝。
記者從區環衛處了解到,我區從2010年開始實行垃圾直運,到目前為止城區直運覆蓋率已達65%,預計到今年底,主城區周邊村將全面實現生活垃圾清潔直運。接下來,區環衛處將通過宣傳與監管并立、軟件與硬件同行的方式,做到“清潔直運”與“垃圾分類”有機結合,用新興的清運模式徹底取代“惡臭”“臟亂”“污染”老舊模式,從而真正地讓清潔直運模式在蕭山生根發芽。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