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臺州正式入梅,濕悶燥熱成為主節奏。在這樣的天氣里,如何推進“五水共治”,做好河道保潔工作,成為建設美麗臺州的一場重頭戲。
6月20日,根據群眾提供的線索,記者實地走訪了位于路橋區路橋街道的河道山水涇,發現該河道在基本實現“水清、岸美”的同時,河道岸邊還留有環衛死角。
圖為山水涇南岸河道塌方處。
山水涇全長16.63公里,是臺州市區跨區域的水系,屬于市級河道。當天下午,記者隨機選取一段河道進行走訪。這段河道東起文化路與南官大道交界處,西至商海南街。
一路走來,河水比較干凈,雖然沒有達到“清澈見底”,但記者隨機在岸邊用工具檢測,可見度都在45cm以上。根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要求,河道可見度在25cm以上即可達標。
不過,在河道東端,也就是在丁岙橋與河道北岸交界處,有少許垃圾漂浮在河面,并且仔細觀察水面,發現留有油污?!斑@條河每天都會有船開過。”北岸的一位村民告訴記者,由于山水涇是通航河道,有柴油動力的船只通航,對河道產生影響。
記者沿北岸一直向西走,除了東端發現的垃圾外,整段河道及河岸干凈、整潔。但在河道南岸,記者發現了幾處死角,成為垃圾“藏身”之處。
在南岸,記者看到一段長約28米的河岸出現塌方,不僅水泥路面開裂,幫岸傾頹,連栽種在岸邊的樹木也倒向了河里。
家住岸邊的馮女士告訴記者,河道塌方發生在上個星期下暴雨的那天夜里,“前一天還好好的,第二天早上起來就發現塌方了?!瘪T女士說,平時發生塌方的這段河道還會停一些車,幸好早幾天街道發現河岸開裂后,拉了一圈紅繩,那晚沒有人把車停在這里。
而對于塌方的原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告訴記者,前段時間,街道對河道清淤,施工人員在作業時挖走大量淤泥,導致河岸失去支撐。“再加上那晚暴雨,河水暴漲,致使河岸塌方?!?/p>
隨后,記者致電路橋街道辦事處。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楊健告訴記者,上星期河岸砌石開裂和坍塌后,街道會同區水利局兩次進行了現場踏勘。目前該區水利局正在加緊制訂坍塌河岸的修復方案,方案確定后,街道將在最短時間內進場作業,對受損河岸進行修復。
此外,在河岸塌方處,記者還看到了兩只垃圾桶,一只藍色,一只黃色。垃圾桶內和桶外,都放滿了垃圾,包括廢紙、塑料袋和大量廚余垃圾。而離垃圾桶不到半米處,是一處雨水井,井蓋破了一個大洞??梢灶A見,一旦下雨,雨水將混雜垃圾水流入雨水井,最終匯入河流。
之后記者來到距離河道5米左右的丁岙園區外墻處。在這里,記者發現了幾處“痛點”。在一家企業廠房墻根,企業生活污水的出水管和園區外的集水管只是簡單搭在一起,沒有用彎管連接。
而在另一處的廚房出水口,出水管是一根藍色的塑料軟管,并且已經破損,管外的地面處是一灘水漬。同時,在該處廚房的窗口,還積聚著一層厚厚的油污,油脂順著窗臺向地面滑落,墻面留下一道油膩、黑亮的痕跡。
治水不僅治河也要治岸,顯然,山水涇的治理工作還任重道遠。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