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衢州6月2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于山 通訊員 周洲)6月21日,在入梅后的降雨間隙,衢州市柯城區勇勤家庭農場的19名師傅又上山了,他們要給20萬個樹上正在生長的獼猴桃套上水果袋。柯城是柑橘的主要產區,2016年起至今,當地開展柑橘產業轉型升級工作,淘汰了40%的低效橘園,發展獼猴桃等多元農業。
柯城區最多時有20萬畝柑橘,當地通過淘汰、改造、流轉等途徑,“出清”了8萬畝低效橘園;同時注重做好“加法”,除了建成13個精品園區、200多個柑橘家庭農場外,還將低產橘園改造成高產良田,發展一批有機水果農場等特色農業。
勇勤家庭農場有170多畝紅心獼猴桃,記者掂了掂樹上的單個果實,約有100克。農場主方勇勤說:“75克以上就是優質果了,這批能長到150克。”獼猴桃樹下,師傅將一個個小袋子套在果實上,套袋后成熟的果實賣相更好,也可以防鳥偷吃。紅心獼猴桃畝產可達1500公斤,按每公斤20元的保守市場價算,每畝產值有3萬元。
勇勤家庭農場所在的溝溪鄉斗目壟村曾經家家戶戶都種柑橘,現在全村40%的土地已改種獼猴桃,其中3個獼猴桃基地就占地500畝。
早稻收割的日子定在了7月21日,記者在華墅鄉望江村的水稻田里看見,稻穗已把稻禾壓彎了腰,隨著一陣“嗡嗡”的聲音由遠及近,作業的農用無人機噴著霧從稻田上方低空掠過,氣流吹起了稻浪,驚起了白鷺。望江村正在打造“浙八味·神農蝴蝶谷”,2500多畝水田改造前是種植柑橘的低丘緩坡。因良田改造,望江村通過流轉土地每年有30多萬元的集體收入,摘掉了集體經濟薄弱村的帽子。
入梅以后雨水增多,現在是早稻管理中后期,21日當天,農戶吳根木在田間疏通溝渠,加強水土管理,保證早稻高產穩產。“種兩季水稻是在試驗良田改造的效果。”吳根木看著掛穗的水稻說,預計畝產能破千斤。吳根木曾是橘農,原有的3畝多橘園已被流轉。“以前我們每家每戶都種橘子,產量少的一年幾百斤,多的幾萬斤。”市場好的年份,每公斤柑橘的收購價也只有2元多,而現在農民通過土地流轉,每畝每年可獲得780元的收益。當地和吳根木一起在“神農蝴蝶谷”打工的村民有100多人,每天務工收入130元。“神農蝴蝶谷”明年會種上中藥材,發展藥材花卉觀光、中醫藥保健養生、健康旅游休閑等農、旅、文、藥一體融合產業。
昔日柯城區的橘海田園,如今已逐漸被多元農業替代。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柯城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57元,同比增長9.0%。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