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場“辣味十足”的“生態環保面對面”交流活動在椒江海門小學開展。市“五水共治”辦,市、區兩級環保局環保專家等與海門小學的學生代表面對面,回答他們提出的環保問題。
“現在臺州的空氣越來越好,河水也越來越干凈,怎么才能讓環境越來越好?”活動一開始,學生代表就針對環境問題提出自己的疑問。
“大家都希望生活在碧水藍天的環境里,都有對美好生活環境的向往。”市環保局椒江分局局長徐明初說,近年來環保部門都在努力改善環境質量,比如將治水作為生態環境改善的重要舉措來抓,通過截污納管、企業整治以及河道的修復等方式不斷改善水體質量。比如2012年椒江的醫化行業開始轉型升級,經過治理,椒江區惡臭發生率大大降低。
徐明初坦誠地說,雖然治氣治水已經取得不小的進步,但離大家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環保工作任重道遠,還需要做很多工作。“不過在大家的關心下,環境質量肯定會得到更好的改善。”
“為什么有些河道的水是綠的?”學生代表對“水問題”有自己的看法,“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市環科院院長陳海棠解答說,陸地上的污染物排到河道,特別是富含氮磷的物質超過水體自凈能力,藻類就會大量繁殖爆發,體現在表象上就是水體呈綠色。也有可能河道受到一些金屬的污染,比如河道旁邊有電鍍企業,廢水直排會使河水中的銅離子超標,那么河道也會變綠色。“當然水體變差還有其他一些比較復雜的原因。”
除了“生態環保面對面”交流活動,市環保局還聘請海門小學四年級學生林近偉為環保志愿者。
今年四五月間,林近偉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科技觀察實踐類”小論文調查項目比賽。他在家人的陪伴指導下,先后對椒江區慶豐河、海門河,椒北工業區廢水,松浦河、松浦河旁農田水,溪口水庫,黃巖長潭水庫周邊等多個村落,進行調查,最終形成了一個圖文并重的《家鄉水資源污染情況調查報告》,并以書信的方式寄給了市委書記陳奕君,得到批示。
市環保局局長陳昌筍說,根據這位同學提供的報告,環保部門對里面涉及的各類環保問題進行了仔細調查,并整改落實。環境治理是一個長期的工程,需要政府部門不斷地去努力,也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參與,只要大家都多一份環保意識,我們就會擁有一個更加清澈的藍天和未來。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