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農戶江金林拉去10多車沼液。”開化軍劍養豬場負責人許軍劍近日相告,軍劍養豬場的豬糞和污水,經過處理后變成有機肥,供當地農民種植農作物使用,供不應求。
軍劍養豬場位于華埠鎮新青陽村荊生塢。許軍劍是浙江大學畜牧專業畢業生,2001年畢業后在杭州一家國企工作,待遇不錯。2006年他帶著工作后積累的資金,回到家鄉華埠鎮創業,在新青陽村投資辦起了一家養豬場。他采取“滾雪球”的方式,從小到大,穩扎穩打,把每年賺到的錢用于擴大再生產。目前,已累計投資400多萬元。近年,年出欄生豬穩定在1600頭,銷售額350萬元。
隨著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污水治理成了難題。原先污水處理采用地下滲透的土辦法,2013年開展“五水共治”,土辦法行不通了。在鎮畜牧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養豬場按規定進行整改。“這兩年每年投入技術改造,用于污水治理的資金達五六十萬元。”許軍劍說,資金主要用于購置相關設備,建設沼氣池、雨污分離設施等。
許軍劍創新污水治理模式。新建55立方米、250立方米兩個沼氣池,一個600立方米貯液池。豬糞袋裝發酵后,免費供農戶使用;污水流入沼氣池,發酵后成為沼液,免費送到有需要農戶的田間地頭。為此,他專門購置容量3立方米的白色塑料桶50個和1輛沼液運輸車。就這樣,豬的排泄物變廢為寶,不但解決了污水問題,而且為附近農戶降低了生產成本。
“我有3畝土地,種植水稻、玉米、油菜等農作物,從2015年開始,沒有花過一分錢買化肥,全部用軍劍養豬場的沼液。不但免費,而且服務很好、很到位,只要一個電話,養豬場的工作人員就會把肥料送到我田里。”新青陽村支書童志和高興地告訴筆者,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農作物使用有機肥不但長得好,而且品質好、產量高。他每年用沼液300多噸,節省生產成本1000多元。據了解,每年像童志和一樣受益的農戶,當地有100多戶。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