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高山的象山西周鎮尖坑自然村產業空白,基礎薄弱,村民僅151人。去年底,村民們自籌千萬資金,利用閑置農房、宅基地開發打造山里農家精品民宿村。目前,項目整體完成70%左右,預計8月底全部完工,已有多家旅游投資公司想“牽手”這個“山野小村”。
象山以深化農村土地改革為突破口,探索農村閑置宅基地、閑置農房流轉開發利用的“半島路徑”,促進城鄉之間資源要素有效對接、合理流動,更好地激發發展活力。4月,該縣相繼出臺《關于實施“三搶聯動、雙向流動”工程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推動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的實施意見(試行)》等,為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搭好政策通道。
“閑置農房+民宿經濟”“集體資產+現代農業”……在規范流轉下,半島鄉村沉睡的“金資源”被喚醒,各種新產業、新業態次第“綻放”,強村富民不再是紙上談兵。石浦鎮沙塘灣村81戶村民與村集體簽訂閑置房屋集中流轉協議,先后吸引目的地、橡樹緣等多家知名旅游企業投資,去年該村首個高端民宿集群項目所涉的20余戶村民拿到了首期房屋租金170余萬元。賢庠鎮通過村、基地聯創打造田園綜合體,該鎮沈家洋村將閑置宅基地、林地和水庫出租給楓康養生園建設現代農業莊園,村集體年收入可增加38萬元。
此外,象山強化金融支農,努力破解農村發展資金短缺的問題,為深化農村改革當好“金管家”。縣信用聯社為墻頭鎮方家岙村發放300萬元信用貸款發展鄉村旅游,該村已建成農家客棧34家,成功創建省3A級景區村,年接待游客5萬余人次,實現旅游經營收入1000余萬元。象山還創新推出“旅游貸”“民宿貸”等信貸品種,推行“整村授信、集團授信”“政府+村”信貸模式,累計發放相關貸款近2.1億元。
截至目前,該縣累計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5400余畝、閑置農房5.3萬平方米;建成農家客棧、民宿床位1萬余張,占全市總量一半以上;引進開發鄉村度假及高端民宿項目12個,總投資逾2億元。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