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白塔鎮婦聯在上橫街村開展陣地課堂垃圾分類。記者孫金標文/攝
“垃圾分類可以把垃圾變廢為寶,也能減少環境污染,一舉兩得?!毕删涌h田市鎮九思村村民柯海云聽完垃圾分類的流動課堂后感慨地說。
5月11日下午,田市鎮開展垃圾分類的首場流動課堂,該鎮黨員、村民代表、婦聯執委、婦女代表等近百人參加,該鎮婦聯主席泮利菲擔任講師。
4月底,仙居縣婦聯組織成立了仙居鄉村振興學院·巾幗課堂,推行“垃圾分類330”模式,3指的是指尖課堂+陣地課堂+流動課堂,30指一月30天。
指尖課堂是通過微信群、QQ群、公眾號等平臺,邀請垃圾分類專業導師進行公眾號信息、群內微課堂分享,要求各鄉鎮街道婦聯主席、副主席進行線上學習。無論何時何地,均可通過指尖課堂進行學習積累垃圾分類等知識,并可通過群內討論、分享學習心得體會,促進學員更全面吸收有用的知識。
同時,依托各地鄉村振興學院、巾幗培訓基地、創業示范基地等陣地,邀請垃圾分類講師,分層次分領域對村級婦聯主席進行集中培訓。5月4日一大早,白塔鎮組織在上橫街村開展陣地課堂,20多名村級婦聯主席和執委身穿紅馬甲在學習垃圾的具體分類。許彩金第一次參加培訓,才得知哪些是可腐爛、哪些是不可腐爛的垃圾,收獲頗多。目前,22個陣地課堂在各個鄉鎮馬不停蹄地開展。
當村級婦聯主席學習后回到村內,她們將每天承包5戶家庭進行體驗式課堂培訓,送培訓進農戶進家庭,有時還將田間、地頭、庭院、作坊、民宿等勞動現場變成課堂,現場示范、互動交流等,讓村民直接辨別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
4月27日至今,仙居全縣垃圾分類課堂進農戶就已打卡927戶,惠及人群3212人。各鄉鎮再進行抽點檢測,跨區域交換打分。最終的分數將作為星級巾幗課堂學員、星級巾幗課堂講師、星級巾幗課堂課程的重要評價依據。
通過開展“垃圾分類330”模式,仙居將打造一支數量足夠、涉及面廣的垃圾分類講師隊伍。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