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退兩進”和“畝均論英雄”改革,是推進我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5月11日,全市“兩退兩進”和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現場推進會在南湖區鳳橋鎮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1至4月,全市整治“低小散”企業(作坊)3959家,完成年度目標的66%。
看亮點:昔日農業大鎮醞釀“鳳凰涅槃”
車子沿著村道往前行駛,道路兩側的廠房、農房都已印上醒目的“拆”字;伴隨著挖機的轟鳴聲,數幢房屋的拆除工作正在進行中……5月11日下午,在位于南湖區鳳橋鎮陳良村的現場點,“兩退兩進”的火熱場面令人振奮。
陳良村和新篁社區均處于嘉興科技城鳳橋產業園規劃范圍內。據介紹,在“低小散”企業(作坊)整治行動中,這兩個村(社區)共排摸出93家企業(作坊),主要涉及五金、塑料等行業。截至2017年底,93家企業(作坊)簽約率達100%,其中已關停騰空89家,共騰退低效用地186.35畝。
嘉興科技城鳳橋產業園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1.5平方公里。2018年,該產業園啟動征遷,涉及陳良村和新篁社區轄區共15個村民小組,農戶266戶、土地1546.8畝,從3月4日召開征遷動員會至5月11日,已簽約259戶,完成目標任務的97%。
退進之間,好處逐漸顯現。2017年以來,嘉興科技城鳳橋產業園新引進億元以上重大工業項目12個,項目所屬行業主要是新材料和精密機械,預計畝均稅收從28萬元至56萬元,其中8個項目目前已處于在建狀態。
“嘉興科技城鳳橋產業園的主導產業是新材料和精密機械,目前已入駐企業50余家,其中規上企業28家。園區畝均工業增加值已從2015年的65萬元提升至2017年的87萬元,畝均稅收已從2015年的12萬元提升至2017年的23.67萬元。”鳳橋鎮有關負責人表示,高質量的工業和全域旅游,是該鎮作為昔日農業大鎮謀求轉型升級的兩翼,“這個產業園將成為鳳橋發展工業的主平臺,而‘兩退兩進’是產業園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們將圍繞‘全域整治、全面清零’的總體要求,繼續做好‘低小散’企業(作坊)的整治工作。”
看全市:兩場“硬仗”今年已經全面啟動
去年底,我市召開推進高質量外商集聚地建設工作動員大會,“兩退兩進”提速攻堅行動被列為三大攻堅行動之一。而鳳橋鎮工業經濟“鳳凰涅槃”的良好態勢,是全市奮力推進“兩退兩進”的一個縮影。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去年我市以“低小散”整治為核心的“騰籠換鳥”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的基礎上,今年初以來,全市各地全面深入推進“退散進集”、“退低進高”,堅持向存量要空間、騰要素,共同組成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
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全市整治“低小散”企業(作坊)3959家,完成年度目標的66%;新建(改建)小微企業園32家,完成年度目標的128%,新建(改建)標準廠房60.3萬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標的67%;騰退低效用地4180畝,完成年度目標的41.8%,實現了與時序進度一致的要求。
作為全省“畝均論英雄”改革的先行地,我市“畝產效益”綜合評價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記者了解到,2013年以來,我市的工業企業績效綜合評價辦法和應用意見不斷升級,五年時間五輪評價,對改變發展觀念和推動轉型升級均產生重要影響——“畝均效益”為評判標準的理念深入人心,產業結構趨優、質量效益向好、項目質量轉強。
推進我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市如何進一步夯實“大廈基礎”?本次現場推進會傳遞出一個強烈信號——“兩退兩進”提速攻堅,是新形勢下我市全面接軌上海和建設美麗嘉興的戰略選擇,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據介紹,下一步,我市既要在“低小散”企業“退散進集”上提速,也要在“兩創”中心建設上提速;既要在園區外企業整合入園上攻堅,也要在“僵尸企業”處置上攻堅。目前,我市正在探索建立市級“僵尸企業”處置府院聯動機制,為各地推動“僵尸企業”處置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市經信委主任卓衛明表示,“畝均論英雄”改革重在深化,今年,我市將在深化“畝產效益”綜合評價上實現新的突破。具體來說,要在行業綜合評價上深化,在項目源頭管理上深化,在資源優化配置上深化,在激勵約束機制上深化。
“‘兩退兩進’提速攻堅和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已經全面啟動,這是我市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兩場‘硬仗’。全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大膽創新、攻堅克難、全力推進。”副市長盛全生在現場推進會上表示。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