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散亂污”企業拆除之后

——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舊館鎮走上綠色發展之路

發布時間:2018-05-10 09:16:33 來源:中國環境報

  汽車穿行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舊館鎮三橋村,土地空闊平整,有的還殘留著上一年收割后的稻茬。如果不經介紹,很難想象這些都是“散亂污”小作坊拆除后復耕的土地。

  2016年和2017年兩年間,舊館鎮一舉拆除9家塑化精餾企業、131個化工裂解點、上百家原小化工裂解戶遺留建筑物、562家低端木業企業。如果用“戰斗”來形容的話,那么舊館鎮無疑打了一場徹徹底底的殲滅戰。

  女兒不愿回家的村子

  三橋村的李建明只有一個女兒,孩子學習好,在外地讀書。可是每到假期,李建明一家都要搬到湖州市區去住。為什么?“村里太臭了,孩子不愿意回來。”

  女兒嫌棄的臭指的是有機玻璃小作坊生產產生的刺鼻氣味。舊館鎮黨委書記吳麗梅也對這種臭氣印象深刻:“進去站一會兒就熏得人想吐。”

  然而在李建明看來,問題卻沒有那么嚴重。

  李建明和妻子辦了一個小廠子,其實就是在自家院子里的一個小作坊,將廢舊有機玻璃經過簡單的工藝裂解后變成新的原料。在舊館鎮,特別是在三橋村,像李建明家的這種家庭式小作坊幾乎家家都辦,是名副其實的村村點火、戶戶冒煙。久居其中,按李建明的話說:“如果聞不到味道反而有些不適應。”

  對舊館鎮的環境影響巨大的還有木業加工廠。集聚在這里的木料坯板加工產業使舊館鎮在國內外形成一定的知名度,產品遠銷歐美。

  對于木料加工來說,烘干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程序。烘干需要鍋爐,因此在舊館鎮不大的區域上,聳立著100多根煙囪。

  “到處烏煙瘴氣,窗戶都不敢開。”陳細榮是湖州億通木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回憶起過去,他還是不禁皺起眉頭。

  舊館不窮,年工農業產值過百億元,即使是家庭小作坊每年也能掙二三十萬元,先后被授予“外貿出口先進鎮”“工業特色強鎮”等稱號。可是錢有了,出去的人卻不愿意回來了。

  “一分鐘也不提前,一分鐘也不讓步”

  2016年4月15日,浙江衛視《今日聚焦》欄目曝光了舊館鎮三橋村有機玻璃企業鍋爐除塵廢水外排、原液滴漏等情況,一時引起全省震驚。

  這給當時剛剛上任3個月的舊館鎮黨委書記吳麗梅和鎮長翟海峰出了一個大難題,繼續整改吧,這個“火藥桶”遲早還會被點燃;徹底拆除呢,涉及全鎮的產業和這么多老百姓的生計。怎么辦?

  “斷崖式”,這是近幾年吳麗梅對環保要求的感受,“環保的要求幾乎沒有余地,越來越高,越來越嚴。那么與其繼續修修補補,不如徹底整、整徹底。”

  這次是徹底拆除轉產。小化工企業全部給補助,拆除復耕。木業加工廠的鍋爐和煙囪全部拆除,一律從旁邊熱電廠引入蒸汽進行烘干。小木業加工廠有條件的鼓勵合并提升,實現規模化、規范化生產,達不到條件的也由政府給補助,全部拆除。

  消息一出,整個舊館鎮都炸了。

  陳細榮的木材加工廠在舊館鎮的規模算中等偏上,有兩臺鍋爐,豎著兩根煙囪。要改蒸汽,像絕大多數企業主一樣,陳細榮心里很不情愿。“以前我們可以燒木材加工的廢料,改蒸汽后,不僅成本增加一倍,而且廢料也沒有用了。”

  與陳細榮的不情愿比起來,李建明則是強烈的抵觸與擔憂。“我這么多年都干這行養家,一下就全拆了。”李建明幾夜沒睡踏實,給女兒的電話中充滿傷感:“廠子沒了。”

  還有幾百家木業加工作坊,后面就是幾百戶人家,上千的百姓。

  “我不擔心稅收,因為這些‘散亂污’企業大多數都是作坊式的,本來也不怎么繳稅。但是在關停的過程中一定要給大家出路。”吳麗梅說的“出路”指的是小微企業雙創產業園和綠色家居智造產業園。

  舊館鎮在淘汰“散亂污”企業的同時就規劃好,利用拆除后騰退出的土地建成兩個產業園區,設定入園標準,強化產業引導,讓轉產的老百姓進入園區從事環境友好的項目,讓提升的企業進入園區規范生產。

  一方面做好政策宣傳,給老百姓規劃好出路;另一方面令行禁止,全面拆除取締的決心毫不動搖。在每個時間節點,吳麗梅都帶著舊館鎮的工作人員等到零時開始行動。“我們一分鐘也不提前,但是一分鐘也不讓步。”

  舊館鎮政府的會議室里,鎮上有機玻璃行業中比較大的工廠老板都坐在這里,卻都一言不發。此時的翟海峰腹背受壓,浙江省環保廳的同志就坐在樓上等結果,而讓這些老板提前關停爐子,準備拆除廠房又談何容易。

  兩個多小時過去了,天邊已經現出暮色。

  也許是終于理解了政府的決心,也許是被翟海峰的苦口婆心感動了,規模最大那家企業的老板站起身,帶頭表態同意。

  事兒成了。

  “我點贊,大大的點贊,我點很多贊”

  在小微企業雙創產業園的工地上,電商倉庫、宿舍樓、食堂、培訓中心等都已經封頂。

  李建明特別希望這個產業園快點建成,自己的新公司能夠入園經營。

  小作坊拆除以后,李建明得到一筆政府的補償金,以此為資本做起電商,在網上售賣手工藝品。“以前一年掙個二三十萬元還天天偷偷摸摸的,現在做電商,一年掙五六十萬元呢。”說到這兒,李建明忍不住笑起來。

  陳細榮也不再抱怨:“改蒸汽之后,有商販主動來收廢料,可以賣一點錢。而且蒸汽溫度高,次品率減少一半。最關鍵的是,現在小作坊淘汰了,我們這些規范企業的日子好過了。”

  為淘汰小作坊鼓掌歡呼的還有浙江長方木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曙明。作為一家自有品牌做得比較好的公司,周邊“散亂污”企業無序發展讓他非常苦惱:“以前這一帶的小作坊降低質量搞價格競爭,生產假冒偽劣產品,造成區域產品口碑很不好。現在政府整頓了,給我們帶來發展的機遇。”

  改變的不僅是生產的方式,還有人們對環境的看法。

  “散亂污”企業徹底整治了,再加上美麗鄉村創建,道路兩側環境整治,環境真的好了,連白鷺都飛回來了。

  “看看我們現在的藍天白云!”陳細榮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現在我們的環境意識都提高了,主動自愿地規范生產。”

  李建明的女兒也愿意回村里住了。“現在村里不臭了!不要說外面的環境好,我們家里的垃圾都開始分類了。”李建明告訴記者。

  環境變好了,陳曙明也進一步提高了要求,以前工人住宿區的污水都是直排,現在全部納入排污管網處理。“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也要跟上時代步伐,不能掉隊。”

  采訪中,一位一輩子生活在村里、80多歲的老大爺伸出大拇指:“我點贊,大大的點贊,我點很多贊!”

標簽:作坊;女兒;散亂污;蒸汽;加工廠;鍋爐;煙囪;黨委書記;土地;木料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