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海洋與漁業局公布了浙江省漁業轉型發展先行區創建縣名單,秀洲區榜上有名,成為全市唯一省級漁業轉型發展先行區創建縣,這也是秀洲區繼成功創建基層漁技推廣體系重點示范縣后,在推進漁業轉型升級工作中獲得的又一榮譽和肯定。
近年來,秀洲區緊緊圍繞漁業轉型促治水這一主線,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逐步優化產業結構,用加工業提升漁業、用休閑體驗拓展漁業、用品牌建設做強漁業,不斷創新現代漁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促進漁業產業融合發展。
漁業轉型發展,科技示范引領是關鍵。近日,秀洲區邀請了浙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研究員何中央為全區漁業科技示范戶進行漁業“三新”技術能力提升培訓。何中央介紹了浙江省漁業產業的發展概況,并對養殖新品種、新技術、新的市場形勢做了詳細的介紹和分析。
“此次培訓幫助漁業科技示范戶以及技術人員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漁業生產發展概況以及新的養殖技術,同時也向大家傳輸了現代漁業生產的新理念,開拓了漁業工作者的視野。”區農經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秀洲區自成為基層漁技推廣體系重點示范縣以來,一直注重漁業科技示范引領工作。2017年,秀洲區遴選了152戶漁業示范戶開展示范試驗工作,為他們提供面對面的養殖技術指導服務和培訓工作,不斷更新他們的養殖理念,增強養殖技術,使漁民增收、漁業增效。
近年來,秀洲區還以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體系項目——魚類養殖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農業部責任漁技推廣示范縣項目實施等為契機,大力開展漁業科技試驗示范工作,建設了一批可操作性強、示范帶動能力廣的漁業清潔化生產基地。
眼下,對于油車港鎮楊溪生態鱉專業合作社社長費永根來說,千畝魚塘的日常管理變得輕松很多,他只要打開“漁業通——漁業技術遠程服務與管理系統”APP,手指輕輕一點,增氧、投餌等操作就能在家遠程操控完成。記者看到,這些示范戶和示范基地中有青魚立體混養的,有稻鱉共生輪作的,還有藕魚鱉共生、蝦魚菜共生的立體養殖,這其中“智慧養殖”是最大亮點。
目前,秀洲區已有9個像楊溪生態鱉專業合作社這樣的漁業信息化全程監控試驗點,費永根也是秀洲區漁業科技示范戶中的一員。目前,全區初步建立了規模化水產養殖主體基礎信息管理數據庫,大大提高了漁業管理效率,實現了漁業生態動態監管,為漁業生態化、清潔化生產奠定了扎實基礎。
此外,秀洲區每年舉辦“青魚王”、“霸王鱉”、“蓮藕王”評比大賽和青魚開捕節,積極籌備漁文化節,實現以“漁”辦節,以節興“漁”。同時,全區整合漁業產業、漁俗文化、濕地觀光等要素,通過捕魚、觀魚、吃魚等一系列活動,推動漁業產業與旅游觀光、健康養生、科普教育、文化傳承的融合發展,進一步豐富了漁業新業態,拓展了漁業新空間,為漁業轉型發展賦予了新的內涵。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