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是當下南湖區重點推進的一項民生工程。昨天上午,區垃圾分類辦召集各鎮、街道及區教文體局、區衛計局等單位相關負責人,舉行節后首次工作例會,總結上一年度南湖區垃圾分類推進情況,部署新一年工作重點。副區長張芳軍出席會議。
2017年,南湖區充分發揮主城區的擔當意識迎難而上,試點先行、以點帶面,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達到生活分類覆蓋面78%。
具體來說,南湖區首先夯實了機制保障。啟動之初,便成立了由區長任主任、分管副區長任副主任,由相關成員單位組成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并先后印發了《南湖區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意見》、《南湖區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監督考核辦法(試行)》等文件,將垃圾分類工作責任到人、任務到位。
在垃圾分類擴面環節,南湖區更進一步跑出了“加速度”。據統計,2017年,南湖區完成483個居民小區,396個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學校以及2條商業示范街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建成5個高標準示范小區;共在居民小區建造分類亭280個,宣傳欄251個,投放點5000余個。
為提高分類投放的知曉率和準確率,南湖區還進一步完善了收運模式,目前已設置定時定點可回收物收集點213個,收運車輛54輛、收運人員131名,共收取可回收物585.7噸;同時積極培養“三員”隊伍,組織多彩活動,讓“垃圾分類我先行”的觀念深入人心。去年,全區共組織各類活動681次,入戶宣傳15.4萬人次,志愿服務636次、參與人數17301人,發放宣傳資料26.6萬冊。
順著這股推進勢頭,2018年南湖區將在垃圾分類工作上深入攻堅。按照區委、區政府提出的“三年計劃兩年完成”的目標任務,會議明確了接下來的分類重點:4月份前完成基礎設施建設;8月份前完成15個試點小區和4條示范道路的創建工作;到今年底,力爭實現全區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垃圾增長量控制在2%以內。
為提速、提效完成上述目標,會議指出,各相關部門及鄉鎮、街道要繼續加強組織領導,健全管理體系,形成更完善的垃圾分類標準和政策,完善硬件設施建設,加大宣傳力度,并在引入第三方管理團隊進行社區服務項目化管理和充分發揮物業公司作用兩種模式上進行探索創新。
記者從會上另悉,今年,南湖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還將向農村區域推廣,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的資源化、減量化、就地化處理,具體實施方案將于近日印發。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