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鹽縣于城鎮“四無”企業和落后產能淘汰整治工作組工作人員來到何家村黨總支書記董云升家,對他們家的企業用房進行了測量。隨后,企業主、董云升的妻子李社英和于城鎮簽定了《企業(作坊)自愿關停協議書》。這是于城鎮“四無”企業和落后產能淘汰整治工作百日攻堅大會戰啟動后首家自愿關停的企業。
25年前,李社英在家中創辦了一家小企業,主要加工制作勞保手套等各類針織品。近年來,企業每年都有近10萬元的收入。記者在現場看到,該企業用房緊鄰附近農戶,占地近300平方米,附有彩鋼棚等建筑物。企業用房內,加工車間和原料、成品倉庫混為一體,地面上有較多油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建房前經過臨時建筑審批,目前已經超過審批期限。最擔憂的還是車間內的火災隱患。針織品屬于易燃品,一旦著火,后果不堪設想。所以,我們將成品出售,將生產機器折價出售,把企業徹底關停。”董云升說,“作為一名黨員,作為何家村黨總支書記,如果自己不在工作中帶頭,那還怎么去做其他企業的工作?”
根據《于城鎮“四無”企業和落后產能淘汰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從今年起,于城鎮將用兩年時間在鎮域內開展以村小微企業集聚區和“四無”企業和落后產能為重點對象的整治攻堅。3月1日,于城鎮“四無”企業和落后產能淘汰整治工作進入把握重點、強勢推進階段,百日攻堅大會戰同時全面啟動實施,全鎮上下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從速推進“四無”企業關停,確保關停淘汰“四無”企業100家以上。
“對已關停的‘四無’企業,我們將對土地性質梳理后進行分類,拆除違章建筑,列入復墾計劃,恢復土地原本用途。”于城鎮有關人員介紹,“在關停的同時,我們將有序引導企業入園入區發展和集聚集約發展,通過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鼓勵扶持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等方式,加快淘汰落后的生產能力、生產方式和管理方式,不斷提升企業現代生產和管理水平,實現轉型升級。”
據悉,明年12月底前,于城鎮力爭整治“四無”企業320家,其中關停245家,騰退集體建設用地80畝,徹底解決環保、安全等突出問題,全面凈化企業發展環境,全力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和水平,促進鎮域經濟轉型升級。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