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基本方略,再次吹響“建設美麗中國”的號角;省委提出把浙江全省建設成為“絢麗迷人的大花園”的要求;市委作出“打造美麗中國樣本,建設一流城市,確保努力把杭州建設成為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名城”的部署……
昨天下午,杭州市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勝利閉幕。閉幕會上傳來消息:審議通過了政協第十一屆杭州市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建議案——《打造國際一流的全域花園式城市,加快世界名城建設步伐》。
記者了解到,這是市政協自2013年首次推出“全會建議案”以來,連續六年以政協杭州市委員會名義向中共杭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建議案。
今年的建議案為什么是它?
經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四邊三化”“美化家園”等工作,特別是經過G20杭州峰會的考驗,如今的杭州,已經具備打造國際一流的全域花園式城市的現實條件。
建議案認為,打造全域花園式城市,是貫徹“兩山理論”的重要實踐,是實施“擁江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可以還城市以寧靜、和諧、美麗,展現杭州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江南風貌,率先形成綠色發展,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進一步放大美麗中國杭州樣本的示范效應。
此外,2018年杭州要舉辦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和世界游泳大會,2022年要承辦亞運會……在未來要舉辦諸多國際重要會議、重大賽事的大背景下,加強全域環境整治建設,把全域1.6596萬平方公里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花園式城市,將進一步加快杭州城市國際化,擴大城市影響。
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花園”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設全域花園式城市,也是滿足全市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內在需要,可以提升市民的美麗意識和文明程度,打造城市與人居結合的典范。
基于上述原因,建議案提出,制定打造國際一流全域花園式城市工作計劃,更好展現杭州生態景觀和歷史人文,有效提升城鄉整體環境和市民生活品質,加快世界名城建設步伐。
“全域花園式城市”怎么建?
建議案從打造門戶生態景觀、提升杭州城市“顏值”、展現江南山水魅力、凸顯歷史人文韻味、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等方面,提出“打造國際一流的全域花園式城市”的五條建議。
在“打造門戶生態景觀”方面建議:加快錢江新城、錢江世紀城等沿江核心區域建設,規劃建設沿江珍貴彩色森林公園,打造世界級的濱水生態景觀;加強白馬湖、湘湖一帶山水的區域協調、建設統籌、錯位開發,打造一個與西湖風景名勝相媲美的南部大型生態景觀等。
在“提升杭州城市‘顏值’”方面建議:統籌協調城市綠地系統、海綿城市等專項規劃,推進以“雨污分流”為重點的“零直排區”和以結構調整為重點的“清潔排放區”建設;實施中心區域“擴綠添花”,增加街頭巷尾生態片林、袖珍公園、口袋公園建設等。
在“展現江南山水魅力”方面建議: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岸線與礦山生態修復,優化城鄉生態環境品質;推行鄉村規劃師制度,提升沿江、沿湖、沿溪、沿路等區域村莊規劃建設水平,打造3A級景區村等。
在“凸顯歷史人文韻味”方面建議:加快南宋皇城遺址公園規劃建設,展示山水花園式皇城風貌;加強良渚遺址考古挖掘,建設良渚遺址公園;加強龍井、翁家山、梅家塢、龍塢等區域茶莊群落建設等。
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方面建議:加強宣傳教育,營造濃厚氛圍,把文明滲透到每個“城市細胞”;廣泛開展共建共享“花園社區”“花園學校”“花園企業”“花園庭院”“花園陽臺”等活動,加強空調外機管理,提升公廁美潔,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塑造“斑馬線禮讓”后新的城市文明品牌等。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