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融入嘉興運河旅游開發的整體規劃,謀劃推動運河文化旅游特色小鎮,著力打造獨具風格的“運河文化標本”、“江南水鄉記憶”;加快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和“三改一拆”,著力打造功能配套完備、產業特色鮮明、高端要素集聚的嘉興老城東大門;不斷增加公共服務的供給水平,積極營造和諧包容的社會氛圍,努力擴大公共活動的公眾參與度,著力打造最具群眾幸福感、安全感、滿意度的“運河右岸溫馨家園”……
2017年,解放街道緊跟時代發展新要求,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品位文化”、“品牌經濟”、“品質生活”為發展方向,以“老嘉興的運河記憶、老城區的轉型典范、老百姓的溫馨家園”為奮斗目標,擼起袖子加油干,克難攻堅,盡責擔當,推動街道各項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轉型有力 惠民有招 運河右岸“風景”獨好
總投資9.1億元的蘆席匯歷史街區保護性開發建設項目,總投資1.2億元的嘉興市殘疾人康復中心項目,總投資4370萬元的南湖區老年公寓項目……2017年,運河右岸奏響了一首轉型發展“春之曲”,一個個項目拔地而起,一場場推介會向客商們述說了大運河畔——運河右岸的“前世今生”以及在此蘊含的商業潛能。
轉型,為老城區融入新鮮血液,注入更多活力,這便是2017年解放街道打出的轉型升級“組合拳”。一方面,該街道精心謀劃、順勢而為、筑巢引鳳,始終將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年初就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招商方案,并在推進的過程中不斷調整、充實、完善。結合接軌上海示范區建設、東部新城戰略、都市產業園項目等,設計印刷《禾城之東 成熟空間 成本洼地 成長領馭》招商手冊。主要領導帶頭抓“雙引”,帶隊赴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推介項目、招攬人才,主推“四大樓宇”和“十二大地塊”。全年累計外出招商84次,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個、引進浙江地利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等企業5家,資本項目5個。
另一方面,該街道優化服務、精準施策,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如街道完善聯企制度,定期走訪企業,了解企業需求,聽取企業意見,為轄區企業在融資、人才引進、技能培訓、證照辦理、轉型升級等方面提供各類服務,以優質的服務來穩定轄區內各類企業;強化樓宇入駐企業質量,有效引導業主單位要統籌兼顧房租與稅收的雙持續、高持續增長,穩控數量提升質量;著力引進高科技、輕資產、高稅收型企業,以稅為先的理念貫穿在招商、選商、聚商的過程中。
據統計,2017年解放街道全年預計實現固定資產投入11.14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10.5%,同比增長15.64%;規上工業總產值8.27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08.89%,同比增長15.3%;引進區外注冊資本4.75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18.8%,同比增長12.83%;浙商回歸到位資金1.21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00.68%;實現合同外資1310萬美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31%,同比增長31%;實到外資615萬美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23%,同比增長18.27%;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382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04.6%,同比增長17.2%。
經濟轉型步伐穩而準,溫馨家園營造實而惠。2017年,該街道以便民服務中心為主體,整合行政審批、民政、計生、人力社保、文化體育、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力量,形成集審批服務、政務服務和生活服務于一體的街道便民服務綜合平臺。以街道綜合信息指揮體系為依托,形成信息收集—分流交辦—執行處置—日常督辦—信息反饋—督查考核,實現“受理、執行、督辦、考核”閉環管理,大大優化服務流程,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同時,該街道通過社會保障織就百姓“幸福網”。為336名“4050”人員發放社保補貼112萬元,工資支付常態化檢查企業111家,受理投訴案6起。全年累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員2921人,發放各類民政補貼總計130多萬元,街道8個避災安置點,其中街道級2個,社區級6個,均已完成創建工作并全部通過第三方恒信會計師事務所的核查。完成經濟適用房及公共租賃住房的申請及系統錄入73戶,公共租賃住房年審134戶。開展殘疾人及其家庭慰問和補貼發放總計108萬多元,順利完成街道殘疾人聯合會換屆選舉工作。開展流動人口健康教育和促進行動,積極做好流動人口的計生管理工作,流動人口計生協會市級示范點“花落”凌塘社區。
此外,該街道堅持“文化惠民、文化利民”的導向,依托轄區內豐富的運河文化資源,深入實施“文化強街”工程,著力擴大文化投入,積極強化文化服務,運河文化品牌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如創設的“運河流音”群眾文化藝術節活動,舉辦7年來,參與人數達1萬多人次,受益群眾2萬多,培育各類文化節目25個,其中精品節目10個;打造一個為少年兒童量身定做的品牌——“運河娃娃”,開展包括親子繪本閱讀、故事會、親子手工坊、繪畫培訓等各種活動。
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 運河右岸“整裝”再出發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2018年,如何“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圍繞十九大重大戰略部署順勢而為?又當如何在基層工作中弘揚“紅船精神”,當好“紅船精神”守護者傳承者踐行者?對此,解放街道給出了自己的案卷——
2018年,解放街道將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老嘉興的運河記憶、老城區的轉型典范、老百姓的溫馨家園”的發展定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南湖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市及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力推進“四個年建設活動”,奮蹄跨步,續寫輝煌。
解放街道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固定資產累計完成、區外注冊資本、浙商回歸到位資金、合同利用外資、財政總收入、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力爭同比增長10%以上,在平安街道、美麗社區、幸福家園建設上取得新進展。
夯實基層“紅色引擎”
——以城市基層黨建為統領,強化組織推動力。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牢對黨忠誠之心,強化政治認同。抓住思想教育這個根本,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主線,分類分層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壓實固本強基之責,突出政治功能。全面提升基層支部的自主運轉力、宣傳動員力和示范帶動力,黨員亮身份、亮承諾,黨組織亮標識、亮服務,使戰斗堡壘作用更加顯著。不忘服務群眾之根,永葆奉獻精神。精心打造“重走一大路 紅色新起點”的樣板工程,以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為圓心,輻射出紅色文化陣地、紅色文化廣場、紅色文化展館、紅色文化長廊、紅色文化崗亭、紅色文化樓宇。積極強化黨風廉政建設,持之以恒抓正風肅紀,推進“兩個責任”落地生根。嚴格落實街道黨工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工委的監督責任,同時嚴格落實“一崗雙責”。以黨建帶群建,集思廣益,提高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水平,強化執政本領。
都市經濟“起航”為轉型聚力
——以都市經濟發展為基礎,強化發展新動力。搭平臺、擴容量,不斷壯大經濟基數。抓緊推進東門老菜場的騰退工作,爭取在2018年形成東門都市產業園雛形。加大熱電廠地塊、閘前街等拔釘清障的工作力度。推項目、抓進度,持續推進有效投資。服務好蘆席匯、市殘疾人康復中心(陽光康復醫院)、市養老院、火車站北廣場改建項目、三元路延伸段、大新路延伸段等建設項目,及時跟蹤項目進展,優化改善城市區域基礎設施,增強街道的城市功能。強招商、聚合力,引才引智拓展稅源。開展多種形式的精準招商,同時大力開展雙招雙引。優服務、細管理,全力優化營商環境。通過聯企走訪,進行一對一把脈式幫扶,推行“店小二”式服務。成立專門的“飛地經濟”服務工作組,推進接軌上海工作。盤存量、提質量,轉化動能加快轉型。對轄區內閑置資源進行地毯式清查、登記造冊,對接管理主體,按照一樓一方案的原則,幫助樓宇主體進行轉型升級。
民生改善為幸福“加碼”
——以營造美好生活為目標,強化群眾活動力。多方聯動、多措并舉,建設平安街道。深入推進“四個平臺一張網”建設,發揮綜合指揮優勢,集中力量開展專項整治與推進綜合長效管理相結合,確保食品、安全生產、消防等長期安全。拆管結合,建管同步,建設美麗街道。實施三年行動環境風貌提升工程。推動“三改一拆”大整治,以拆促改,靠前管理。加快老小區、危房改造,同時加快立體停車場建設。重點保證沿街立面的整潔有序和文明創建工作的持續深化,做好垃圾分類宣傳和“三支隊伍”建設,保質保量完成垃圾分類基礎設施建設和空地美化工作。消梗除阻,保低兜底,建設幸福街道。深化提升“四個平臺”建設,積極構筑大救助體系,積極探索醫養結合的大民生促進,積極推進大健康體系建設,激活大運河、海華武館、文聯、收藏家協會等文化因子,開展為民文化活動。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