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余路美麗公路示范段
直街區塊俯瞰圖
簽約現場 倪明偉攝
入戶評估 倪明偉攝
直街區塊簽約現場 倪明偉攝
直街區塊檔案集中整理現場
余杭街道苕溪兩岸夜景
堅決推動直街區塊改造,既是政府所為亦是民意所愿
余杭街道作為曾經的老縣城、老區公所的駐地,現有居住人口約17萬。盡管城市在穩步發展,新區建設在快速推進,但仍有0.77平方公里的舊城區存在房屋破敗、道路狹窄、線網亂拉、污水納管不到位、消防通道不暢等諸多問題。
這其中,最典型的就屬直街。
直街曾經是余杭鎮上最熱鬧、最繁華的地方,鎮上的百貨商店、郵局、銀行、鞋革社、木器社、棕繃社、建筑社、鐵器社、竹器社、造紙廠、酒廠等都集中在這一帶,這條街可謂是養活了老余杭一個鎮的老百姓。從新橋路往東直至東門頭,區塊內的房子算是老余杭最老最舊的房子了,這些磚木結構、木制結構的房子大多建造于解放前,不僅房屋矮小且設施簡陋。眼前的直街區塊街面狹窄擁擠,路面破損嚴重,排污系統缺失,更為嚴重的是街面房屋年久失修,電力線路嚴重老化,存在著較大安全隱患,一旦發生火災連消防車都進不去,種種問題都給老百姓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和隱憂。
“直街拆遷啊,是我們20年的夢想了!”馬昌華自出生就住在直街烏龍澗8號,已經68年了,“直街真的已經太破了,消防設施有問題,污水處理也有問題。幾年前有一次,我們居住的地方化糞池滿了沒辦法處理,工作人員的車子開不進,只有靠我們幾個黨員帶頭用三輪車一車一車拉出來的。所以大家都盼望著拆遷,能住上好房子。現在終于簽約了,我們真的對政府此次拆遷表示萬分感謝,也一定會盡我所能的配合!”
2017年以來,圍繞“美麗余杭”建設,全區小城鎮綜合整治工作全面鋪開,余杭街道小城鎮綜合整治工作迅速推進。對于此次整治,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堅定信心、狠下決心,定區塊、定任務、定時間、定人員,乘勢而上啃下“硬骨頭”,堅決打贏這場整治攻堅戰。
為此,從2017年初開始,街道就展開了直街區塊入戶調查工作,11月底又緊鑼密鼓地啟動包括中南、寶塔、水產、通濟、南渠、山西園等6個村社3000余戶住戶的信息核實登記、入戶評估等工作。
今年1月26日,街道開始了為期5天的直街區塊國有土地房屋征收簽約工作。居民們紛紛響應,冒著雨雪前往指定地點簽約。僅一天完成簽約2159戶,簽約率達80.2%。
家住通濟路33幢401號的葉余娟是簽約第一天最早一批帶頭簽約的,她說:“我18歲跟著父母住進直街那個老房子,住了幾十年了,眼看著直街從曾經老余杭最熱鬧的地方變成如今最破敗的地方,我們也盼望著早日改造,能讓我們有更好的居住環境。”
主動融入未來科技城,合力建設美麗小城鎮
打造積極發展、潔凈宜居、詩畫風情的美麗小城鎮是余杭街道的美好愿景,是街道的職責所在、民心所向,更是政府對百姓許下的一份莊嚴的承諾。
去年來,隨著菜鳥網絡總部、之江實驗室、人工智能小鎮等一系列重大項目在余杭街道落戶,未來科技城產業發展帶來的輻射效應開始顯現。為了承接更多產業項目,余杭街道不僅需要拓展空間,更需要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環境品質和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務。為此,依托、融入、服務未來科技城,合力建設美麗小城鎮,在城西科創大走廊上的經濟發展中貢獻力量、書寫精彩是余杭街道今后一段時間的目標。所以,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不僅是貫徹中央精神,也是區域發展的必須,更是民心所向和人民群眾福祉所依。
余杭街道緊緊圍繞“美麗余杭”建設要求,2017年全面完成了杭臨輕軌、繞城西復線、菜鳥網絡總部等省市區重點項目和華塢村、鳳凰山村、中南村、荊余路兩側等城中村改造任務和城西路、余昌路、塔山公園、木竹河四個國有土地區塊簽約及分房工作。全年累計完成征地2351畝,農居簽約1655戶,騰空1285戶,拆除1085戶、企業47家;完成禹豐嘉苑二期、南湖景秀灣和國有土地征收共502戶的回遷安置,完成236戶的分房交房工作。在美麗公路方面,余杭街道荊余路美麗公路示范段已經完工,設置完成沿線5個綠化節點(含3個口袋公園),同時縣道提升工程正在加緊施工中。
正如余杭街道黨工委書記洪建良所說,“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是一場硬仗,對于區域發展、居民生活環境的改善提升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我們致力以舊城改造、同時結合美麗余杭建設,綜合整治來改善整體面貌,真正讓老百姓有一個安全、整潔、舒適的居住環境。”
下一步,余杭街道將嚴格按照“美麗余杭”三年行動計劃,瞄準問題短板,盯牢時間節點,推進“十大專項”行動,形成“拆改建管”完整閉環。全力攻堅舊城改造和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完成直街及中南外圍區塊1000畝土地的空間盤活。進一步鞏固“三改一拆”、“無違建”創建成果,強化拆違工作長效管理機制,“拆出空間、拆出生態、拆出公平”。
同時,堅持“以精致論高低”,深入推進“廁所革命”和“虎哥回收”項目,落實三年行動實施城市管理示范區塊創建工程;完善優化城區道路骨架,推動南湖東路的改造和全段貫通;加大對鄉村公路、村級道路的建設支持,扎實推進仙宅村、洪桐村、永安村美麗鄉村精品村建設;繼續推進“五水共治”工作,實現標本兼治、水岸共治;進一步建設好鳳凰公園、塔山公園二期,改善老舊小區物業等,提升群眾獲得感。
不破不立,不止不行,直街區塊征遷工作全速推進
家住通濟社區通濟路46號的陳建中,是本次舊城改造的拆遷對象。“雖然我住的是二十年左右房齡的房改房,相對老房子質量要好一點。但周邊基礎設施差,車輛進出不便,沒有停車位,時常堵車。作為生活在這里的居民,我們一直盼著老城區可以拆遷。眼看著老余杭一些比較新的地方也拆遷了,但直街拆遷卻遲遲沒有動靜。如今我們也終于可以暢想一下住上新房后的美好生活了,真正感受一下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給我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陳建中說。
陳建中更以實際行動支持此次直街區塊拆遷工作,在簽約當天,早早地就在簽約現場等待簽約。
2017年9月,街道已順利完成城西路、余昌路、塔山公園、木竹河(屬直街范圍)等四個區塊400余戶房屋簽約工作和直管公房570戶住戶的清退工作。簽約工作結束后余杭街道便不斷加快征遷戶選房工作,2018年1月征遷戶就拿到了新房鑰匙。
直街區塊舊城改造更是納入街道重點工作,在完成直街區塊入戶調查及統計工作基礎上,余杭街道結合房屋新舊、整體環境、資金平衡等因素,與杭州未來科技城、余杭區征遷辦等部門多次對接,確定了直街區塊舊城改造范圍為北至苕溪、東至木材市場、南至南渠河-南湖路、西至石門塘的0.77平方公里范圍。
此次直街區塊舊城改造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體量大、要求高、困難多。街道為加快此次征收進度,盡快改善市民們的居住環境,加快促進區塊整體利用,主動與未來科技城規劃進行統籌結合。
成立余杭街道舊城改造指揮部,由街道區管干部領隊10個動遷工作大組,每個大組配30-40名工作人員,分片包干,全力攻堅直街區塊3000余戶、建筑面積約28萬平方米項目。同時,街道從定計劃、定任務、定環節、定要素、定力量“五個定”出發,做到掛圖作戰,瞄準目標節點,確保“天天有動作、周周有成效”。
同時,街道積極探索拆遷工作分階段任務,統籌做好拆遷區塊的拆遷、安置、開發、建設、管理等工作,實現拆遷鏈條整個打通,形成完整的工作閉環。在調查、評估、簽約及后續安置等環節上,堅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同時街道將加強對拆遷安置房的質量監管,科學規劃、合理設計,讓被拆遷的老百姓盡快住上放心房、舒適房。
直街的老百姓都表示,沒有拆遷就沒有建設,沒有建設就沒有發展,這是關系到余杭城鎮建設發展的大事,是關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關系到子孫后代的大事。大家對于街道的工作都表示全力支持。
“犯其至難,圖其至遠”。直街區塊舊城改造順應時代發展,關乎群眾的安居生活。直街舊城改造區塊通濟社區黨委書記趙亦娟表示:“此次舊城改造是我們直街區塊居民普遍關注、向往已久的大事,更是造福老街居民、提升城區品質的好事。我們將積極配合征遷工作,以主人翁的姿態,以大無畏精神,從黨員的黨性出發,從干部的責任出發,當好社區領頭雁,做好舊城改造排頭兵,帶領全體社區拆遷戶響應拆遷、支持拆遷、配合拆遷。”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把“美麗”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詞,提出到本世紀中葉,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去年以來,余杭區小城鎮綜合整治作為“美麗余杭”建設的重要專項,是實現區域美麗的必要途徑,而舊城改造工作正是其中一個關鍵的著力點。
余杭區余杭街道有一條著名的老街——直街,她見證了老余杭一路走來的輝煌與成就,也目睹了如今的破舊與居民生活的諸多不便。在產城人融合發展的今天,改變這種老破小現狀已是迫在眉睫。余杭街道以“美麗余杭”建設為契機,以直街區塊舊城改造為重點,全速推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
此次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是成就余杭街道這座雙千年古鎮華麗蛻變的有效舉措,是城市建設推動惠民利民工程的重要載體,是余杭街道融入杭州未來科技城的大勢所趨。余杭街道緊抓城市融合發展、城西科創大走廊建設的大好機遇,新的一年,繼續在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經濟發展中貢獻力量,書寫精彩。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