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不將污水濁水帶入全面小康”是省委、省政府對百姓的莊嚴承諾,“剿滅劣Ⅴ類水”工作扎扎實實成為這一承諾的具體實踐。2017年2月6日下午,省委、省政府組織召開全省剿滅劣Ⅴ類水工作視頻會議,要求全省上下明確目標定位,抓好重點環節,完善管理體制,形成治水合力,全覆蓋消滅劣Ⅴ類水,高標準提升整體水質,彰顯山清水秀的江南風光。
海鹽乃屬江南水鄉,河網密布,然而在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的過程中,部分河流曾淪為黑河、臭河、垃圾河。2014年,轟轟烈烈的“五水共治”行動在海鹽大地全面鋪開,政府、企業、群眾攜手克難,以雷霆萬鈞之勢投入到治水熱潮中,用了三四年的時間刷新了全域水環境“顏值”,但是治水事業永遠在路上,須久久為功。當治水多年面臨再邁新臺階的清晰現實以及人民群眾對水環境質量的要求日益提升,海鹽“剿劣”之戰勢在必行。
戰前準備:摸清底數好上陣 實行“掛圖作戰”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2017年初,海鹽縣“五水共治”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朱海洪整理并羅列了2016年全年的治水成績,并在開年首場水質分析會上進行了通報。“千畝蕩飲用水源地持續穩定達到Ⅲ類水功能區標準,水質達標率75%,比去年提升42個百分點;市控以上斷面水功能區達標率50%,較去年提升25個百分點;40個縣級河長斷面首次消滅劣Ⅴ類;各鎮(街道)跨行政交接斷面水質考核全部合格以上;2016年年均水質評價為Ⅲ類水的村(社區)為29個,比去年增加6個;2016年年均水質評價為劣Ⅴ類水的村(社區)16個,比去年減少3個。”朱海洪講完第六大治水成果后頓了頓,特別強調了第七大成果,“澉浦鎮已率先探索剿滅劣Ⅴ類小微水體的新路子,澉東村東浜首次告別劣Ⅴ類達到Ⅴ類,張王浜更是多次達到Ⅱ類,基層治水在不斷向縱深推進,這是好事!”
一個月后,浙江省打響了劣Ⅴ類水剿滅戰。海鹽縣迅速行動,隨即按照“誰負責誰排查、誰排查誰負責”的原則對全縣劣Ⅴ類小微水體開展地毯式排查,覆蓋包括農村池塘、城市內河等小微水體,做到無死角、無盲區,通過兩輪全面排查,共排摸出154個(處)劣Ⅴ類小微水體。對排查出來感官不好、疑似劣Ⅴ類的小微水體,列出劣Ⅴ類水清單、主要成因清單和項目措施清單三張清單,提出科學的治理方案,形成“一河一策”,確保舉措精準有效。同時,繪制詳細周密的鎮(街道)、村(社區)剿滅劣Ⅴ類小微水體作戰圖,明確作戰計劃,倒排時間任務,實行掛圖作戰、掛牌督戰,完成一個、報結一個、銷號一個。
為打贏劣Ⅴ類水剿滅戰,2017年3月1日,海鹽縣特意在澉浦鎮澉東村召開全縣剿滅劣Ⅴ類水現場推進會,仔細研究部署我縣剿滅劣Ⅴ類水行動。推進會上,與會人員實地參觀了澉東村的張王浜、東浜,并聽取了澉浦鎮有關人員介紹該河浜的治水成效。在之后展開的座談會上,縣“五水共治”辦、住建局、環保局、各鎮(街道)、16個水質重點村(社區)相關負責人立足自身責任,講述了各自治水剿劣的工作情況和實施進度,并就存在的治水短板作進一步交流。
“誓在年內剿滅劣Ⅴ類水!”各治水重點鎮(街道)、村(社區)相關負責人紛紛表態,將進一步落實“河長制”,對劣Ⅴ類水河道進行排查,實現溯源治污,標本兼治,并加強部門聯動,結合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向劣Ⅴ類水發起“猛攻”。
戰中施策:因地制宜“剿劣” 重建水域生態
治水要謀全縣之大局,也要謀一地之實際。“我們根據成因、實際條件和群眾需求,對全縣的劣Ⅴ類小微水體進行綜合分類,開出精準‘藥方’,排定‘一點一策’方案,落實時間表、作戰圖和責任人,積極施行‘管好圩區閘、復活斷頭浜、改觀小池塘、科學引活水’等剿劣方法,增加水體蓄水量,加強水體流動性,推動小區域水系連通,重構物種豐富、結構完整、功能穩定的水體生態系統,穩步改善水質。”朱海洪說。
全縣剿滅劣Ⅴ類水現場推進會之后,各鎮(街道)的“剿劣腳步”更加邁開了步伐。2017年3月中旬,水利工人操作水泵將長山河的水引入長澉河。秦山街道農水中心副主任馬建平告訴記者:“由于長澉河秦山段地勢較高、周邊多沙性土、水體流動性較差,而長山河水質明顯優于長澉河,我們引水的目的是增加長澉河秦山段的水位與水體流動性,進而改善水質。”
在剿劣進程中,科學引活水是“良方”,打通斷頭浜同樣是“妙藥”。2017年3月,秦山街道永興村投入15萬元,對文溪塢的18處河道和池塘實施“連通手術”,將相近的水體用暗渠打通,并在連接處設置了漁網,保持各自水體魚類生物的均衡性,從而起到不斷凈化水質的作用。秦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程葉峰說:“我們還在文溪塢隱馬山上建了一個蓄水量達3200立方米的水庫,一旦文溪塢18處水體出現水位下降、透明度較低、外觀變色等情況,就會開閘放水,僅僅兩個月的時間,該區域水質就提升倒了Ⅲ類。”
針對斷頭河、斷頭浜這些水系“腸梗阻”,海鹽縣想方設法溝通水系復活斷頭浜,在村與村之間,通過“灌溉機埠站——灌溉渠——排水渠”溝通;在村和集鎮之間,通過“灌溉機埠站—灌溉渠—管道”溝通;在村和社區之間,通過“灌溉機埠站—灌溉渠—雨水管道”溝通,人工助力形成水流回路,讓水動起來。
調節圩區閘對剿劣也有著積極的作用。武原街道南洋村的后木橋港2016年因圩區閘門長時間關閉導致全年有4個月水質監測結果為劣Ⅴ類、4個月為Ⅴ類。“2017年,我們開啟了圩區閘門,促進水體流動,確保在圩區不受淹的前提下,加強圩區閘門日常管理,做到盡量開啟,目前后木橋港水質已進階為Ⅲ類。”南洋村黨總支書記朱偉華高興地說,“因為治水進步較大,村內還獲得了縣里發的10萬元獎勵。”
問題在河里,根子在岸上。海鹽縣在因地制宜治水剿劣的同時,創新舉措于2017年8月在全縣范圍內打響了入河排污口整治行動戰役,全力以赴鐵拳“截污”。“全縣累計排查出工業排污口、生活排污口、服務業排污口、混合排污口、農業排污口等入河排污口343個。我們將入河排放口治理作為基層河長履職巡查的主要內容,對發現的單獨直排污水的主排放口以及偷設、私設的排污口和暗管及時封堵,必要時采取執法倒逼。對共用雨水管,按照‘誰排放誰負責’的原則,找得到排放主體的由屬地督促責任主體限期自行整改,無法確定排放主體的由各鎮(街道)落實人員和經費確定污染源頭及時落實整改。”朱海洪說。截至目前,入河排污口整治行動已完成縣級驗收。
治水剿劣,講究因地制宜,此乃方法,當然其中必少不了一系列治水工程,惟其如此,才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2017年,海鹽的治水工程簿上密密麻麻非常充實——完成雨污分流改造管網5公里,新建污水管網27.398公里,雨污分流改造管網15.83公里;完成河湖清淤116.65萬方,長度19.89公里;完成淘汰落后和嚴重過剩產能涉及企業190家,淘汰和整治存在問題的“低小散”企業(作坊)1694家;完成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53.03萬畝,農藥減量技術應用29.1萬畝,稻田養殖面積1527畝,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維33922戶;推進百步亭、古蕩河和里洪塘三大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已完成河道綜合整治99.52公里……每一項工作都實打實地為打贏劣Ⅴ類剿滅戰添磚加瓦。
戰后總結:一條白布港折射出的海鹽“剿劣經驗”
一滴水折射出多彩的世界,一條白布港折射出海鹽的“剿劣經驗”。武原街道城南社區的白布港是久攻難破的劣Ⅴ類河道,也是海鹽縣下定決心剿滅的154個劣Ⅴ類小微水體之一。城南社區黨總支書記姜忠明告訴記者:“白布港是斷頭河,長約400米,寬約10米,沿岸有金匯名仕、秀水花苑、欣居花苑等小區和50余戶農民自建房,生活污水都沒有納入管網,加上小區陽臺洗衣后流出來的污水,導致整個河道水質長期處于劣Ⅴ類,夏天路過河上的中木橋都要加快腳步。”
剿滅劣Ⅴ類水,少不了“截、清、治、修”四個環節。“要堵住污染源,必須要做好截污納管工作。一方面我們對農戶生活污水采取三格式處理,另一方面由武原街道出面,與縣住建局聯合對白布港周邊的金匯名仕、秀水花苑、欣居花苑等小區進行雨污管網改造工作,雙管齊下截斷污染源。”姜忠明說。
由于白布港已有六七年沒清淤了,每到夏季高溫或者暴雨之時,總有“沉渣泛起”,臭味四溢。2017年5月,白布港迎來了一場徹底的清淤,水利施工隊隊長金沈全承包了白布港的清淤工作,他說:“我們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用高壓水槍對400米的河道進行沖洗,整整清理出6000方的淤泥,清淤之后河底清爽多了,就像一直底都被洗干凈的大碗。”
經歷了大整大治的白布港舊貌換新顏,由于沿河兩邊沒有作坊、企業,該河道很快步入了生態修復的階段。武原街道堅持水岸同治的理念,大力實施了白布港水生態修復工程,通過安裝曝氣與軟性填料、構建生態浮島、沿岸種植樹木等措施,不斷促進水生態的凈化和修復。“如今的白布港成功剿劣,并通過了剿劣驗收,河道的長效保潔工作正有條不紊進行,河道周邊居民的衛生習慣不斷提升,生活垃圾減量分類的推廣更是為水質穩定增添了保障。”姜忠明說。
海鹽縣政協委員張培良認為:“白布港河道變干凈了,生態修復工作也做得非常好。我自己有鮮明的感受,政府治水工作做得很扎實,現在群眾素質也越來越高,譬如辦喜事產生的洗碗水都收集起來,倒進了污水管道,并沒有亂排到河道里,水質的改善離不開大家共同的努力。”
白布港的剿劣之路是海鹽縣持續深化治水工作的一個縮影。2017年,海鹽縣將全面剿滅劣Ⅴ類水作為“五水共治”工作的重要載體,以“清三河”達標縣創建為抓手,深化“河長制”等各項工作機制,發動全民參與,全力以赴打好“截、清、治、修”組合拳,進一步鞏固提升治水成果,最終成功剿滅154個劣Ⅴ類小微水體,并于11月底通過“省考”。
可喜的是,海鹽借剿劣之戰助力全縣水質“更上一層樓”。2017年,海鹽縣12個縣控及以上斷面水質繼續保持在Ⅳ類水及以上,市控以上斷面水質達標率提升至62.5%;南北湖水質斷面繼續保持Ⅱ類水,是嘉興市唯一的Ⅱ類水斷面;千畝蕩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81.9%,同比提高6.5%。
剿劣畢竟是治水長征路上的一個階段,長效護航水質好轉才是海鹽人的篤定追求。“接下來,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圍繞‘決不把污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的總體目標,深入實施和協同推進‘五水共治’,全面深化落實河長制,堅持依法治水、科學治水、鐵腕治水、全民治水,積極開展‘美麗河湖達標縣’創建和‘污水零直排區’創建,不斷夯實‘三優海鹽’的建設基礎。”朱海洪表示。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