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環境事件,貴在快速有效處置,貴在對風險源實施有效事前監管。昨天,記者從嘉興市環保局環境監控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獲悉,嘉興市首個由市政府名義發布的《嘉興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近日出臺。143家企業被列入風險源監管名單,對于較大突發環境事件,嘉興市10多個部門將集中優勢兵力快速合力行動,把污染事件對環境造成的損害降至最低。
突發環境事件會對大氣、水體、土壤產生危害,甚至會對區域造成長時間的污染影響。市環保局數據顯示,嘉興市總體環境安全形勢較好,但是突發事件偶有發生。從2012年初到2017年底,嘉興市轄區內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一共有19起,均為一般等級。
為了及時有效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事件對環境造成危害,早在2015年,市環保局就出臺了《嘉興市環境保護局處置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而此次出臺的《嘉興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則是首次以市政府的名義發布的應急處置預案,集合了環保、公安、安監、衛生、交通等10多個部門的力量,處置力量明顯增強,處置周期也大大縮短。
不過該預案也不是隨便啟動的。根據國家環保部制定的對突發環境事件的分級標準,突發環境事件分成4個等級,即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Ⅰ級)、重大突發環境事件(Ⅱ級)、較大突發環境事件(Ⅲ級)和一般突發環境事件(Ⅳ級)。當發生較大突發環境事件即Ⅲ級及以上的環境污染事件時,嘉興市環境應急指揮部將啟動預案。成立現場應急指揮部,組織開展現場調查和應急監測,確定污染源、污染程度、污染范圍和處置建議,并組織專家對處置結果進行技術評估。
那么哪些情況屬于較大突發環境事件呢?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即為較大突發環境事件: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傷的;環境污染疏散、轉移人員5000人以上1萬人以下的;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2000萬元以下的;因環境污染造成國家重點保護的動植物物種受到破壞的;因環境污染造成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的;造成跨設區的市級行政區域影響的突發環境事件。
該中心信訪與應急處置科副科長馬中寶表示,除了發生較大突發環境事件外,在發生跨縣級行政區域的突發環境事件以及其他需要由市政府協調、指導處置工作的突發環境事件時,也可以啟動該預案。
據悉,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組織體系由應急領導機構、日常管理機構、現場應急指揮機構和應急專家組等組成。目前嘉興市已經成立了一支由20名經驗豐富的專家組成的應急專家組,一旦發生較大及以上等級突發環境事件,專家組將即刻對處置技術給予相關的指導。
此外,為突出事前監管,體現關口前移,根據企業環評的風險等級,嘉興市把一批風險等級在較大及以上的企業、處于環境敏感區(如居住區、水源保護區等)的企業以及曾經發生過突發環境事件的企業,列入了風險源企業監管名單。目前,共有143家企業被列其中。對這些企業,環保部門通過巡查抽查等,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力爭不發生突發環境事件。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