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長江水利委員會獲悉:日前長江流域(片)入河排污口核查完成,共核查出規模以上入河排污口6092個。與2015年相比,2016年長江流域廢污水排放總量增加6.5億噸,但全年期水質劣于Ⅲ類水的河長比例下降了3.7%,水質有所好轉。
據介紹,2017年長江委聯合太湖流域管理局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歷時30天,對8800余處入河排污口進行了現場核查,并隨機對460個排污口開展了監督性監測。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局長王方清介紹,本次核查確定了規模以上入河排污口名錄,進一步理清入河排污口存在的現狀情況不明、監管權責不清、設置布局不合理等問題。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長江流域廢污水排放總量為353.2億噸(不含火電廠直流式冷卻水和礦坑排水,不含西藏廢污水排放量),其中工業廢水占55.1%。排污主要集中在太湖水系、洞庭湖水系、湖口以下干流、鄱陽湖水系、宜昌至湖口、岷沱江和漢江,占流域廢污水排放量的81.2%。與2015年度相比,廢污水排放量增加了6.5億噸,增幅1.9%,增加量主要來自江西和湖南,分別為4.1億噸、3.3億噸,增加的主要是工業廢污水。
長江委總工程師金興平稱,廢污水排放量之所以增加,主要是因為流域內經濟社會發展導致用水量增加;即使將廢污水處理成Ⅲ類水排放,也在統計之內。因此,排放量增加并不意味著水質變差。
監測數據顯示,長江流域2016年全年期評價河長70456.2公里中,水質為Ⅰ、Ⅱ類水的占56.7%;Ⅲ類水的占25.9%;全年期水質劣于Ⅲ類水的河長占總評價河長的17.4%,與2015年相比下降了3.7%,水質有所好轉。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