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浙大和浙能產學研團隊榮膺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中國方案”解燃“煤”之急

發布時間:2018-01-09 07:17:20 來源:浙江在線 記者 曾楊希 曾福泉 通訊員 吳雅蘭

  浙江在線1月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曾楊希 曾福泉 通訊員 吳雅蘭)歷時20余年的自主創新和聯合攻關,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高翔教授領銜、與浙能集團合作的“燃煤機組超低排放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項目,在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榮膺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zjrb2018010900005v02b004.jpg

高翔項目組部分成員討論試驗過程

  在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環保公益科研專項和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等項目的持續支持下,這一項目率先實現了燃煤機組超低排放關鍵技術與成套裝備的突破。

  煤炭是我國的基礎能源,發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技術對實現煤炭清潔利用、保障能源安全具有極其重要意義。但我國煤炭資源地域分布廣,動力用煤煤質成分復雜,而且劣質煤用量大。污染物超低排放技術是亟待突破的難題。

  “這一項目的關鍵,在于研發了高效率、高可靠性、高適應性、低成本的多污染物高效協同脫除超低排放系統,實現了復雜煤質和復雜工況下燃煤煙氣多污染物的超低排放,讓燃煤變得更加清潔。”高翔說。

  針對細顆粒物在煙氣中脫除效率低的問題,項目采用溫-濕系統調控強化了多場協同下細顆粒物和SO3的控制脫除,提升了顆粒的捕集效率;針對催化劑中毒失活、低溫活性差等問題,通過多活性中心催化劑的配方研發,項目在多個活性位點的“團結協作”下,提高了催化劑的抗中毒、低溫活性、協同氧化汞等性能,實現了復雜煤質及低負荷運行等惡劣工況下氮氧化物的高效脫除,也有效控制了汞的排放;針對廢舊催化劑的處置問題,項目采用活性組分分次可控負載等方法,可使廢催化劑活性恢復到新鮮催化劑的水平,實現了催化劑的循環利用及功能化改性。同時,針對系統優化運行問題,項目建立了多斷面污染物濃度預測模型及優化方法,實現了超低排放的智能調控。

  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技術推動了能源行業的綠色發展。如今,通過與企業的產學研用合作,“燃煤機組超低排放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成果已在全國10多個省市的1000MW、600MW、300MW等不同等級的燃煤機組及中小熱電機組上實現了規模化應用,累計裝機容量超過1億千瓦,近3年應用該成果新增銷售109.6億元。

  嘉華電廠100萬千瓦的燃煤發電機組,燃煤煙氣在短短幾十秒內就“跑完”了該系統,最終,監測到的污染物排放濃度遠低于排放限值,在200多米高的煙囪上幾乎看不到煙色,成功實現了煤炭在電廠的清潔利用。

  與此同時,團隊也推進了關鍵技術裝備的標準化工作,牽頭研究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9項,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6項,推動了行業的科技進步及產業發展,支撐了國家超低排放戰略實施。項目完成人還受邀在達沃斯論壇上介紹燃煤污染治理的“中國方案”。

  榮譽的背后,折射著我省科技工作者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的精神品質。1990年,高翔在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岑可法的指導下進入煤炭清潔利用研究領域。20多年來,他始終堅持在這一領域開拓。“我們團隊的每一個人都想為國家做點事情。”高翔說。

  項目團隊始終充滿激情與活力。浙江大學副教授鄭成航回憶:“項目研究過程中,為了討論一些關鍵問題,大家經常從早上8時開會討論到晚上,有時候到半夜仍然意猶未盡,第二天早上還是正常上班。”

  “團隊一直瞄準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這一國家重大需求,堅持產學研協同創新,努力把科研成果變成應用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造福社會和人民。”岑可法說。

  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綠色發展。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這為高翔團隊指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高翔說:“除了燃煤電廠,工業鍋爐、鋼鐵廠、水泥廠的污染物排放也很復雜。我們將繼續深耕能源清潔利用領域,朝著多污染源、多污染物的超低排放研究方向前進。同時,也要為這個領域培養更多年輕的優秀人才。”

標簽:排放;催化劑;研發;機組;關鍵技術;應用;浙江大學;清潔;污染物;機組超低排放責任編輯:錢華良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