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在長興縣和平鎮的天能循環經濟產業園內看到,生產區內空無一人,從回收、破碎分選到再生產,全部實現自動化操作。借助極具行業獨創性的智能分選、破碎技術,如今在這里,一塊廢舊電池金屬回收率可達99%以上、塑料回收率達99%、殘酸回收率達100%,技術水平領跑全國,天能集團也成功入選國家工信部第一批綠色制造示范名單。
天能集團的發展態勢可以說是我市推進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 2017年我市通過實施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示范培育創建、傳統行業綠色化改造等專項工程,加快推動綠色制造,特別針對落后產能、“低小散”行業企業,更是亮出了一把高效的“綠色標尺”。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實施“整治提升”工程,我市以建材、金屬壓延(鑄造)加工、印染、造紙、電鍍、制革、化工等高耗能重污染行業為重點,綜合運用市場、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堅決淘汰能耗超標、污染嚴重、管理落后、存在安全隱患的落后產能。截至目前,已淘汰162家企業落后產能,完成目標任務的101.25%,騰出16.08萬噸標煤的用能空間,完成年度目標的160.8%。
以“四無”企業為重點,我市還結合小城鎮綜合整治、“五水共治”、大氣污染治理、“三改一拆”等中心工作,按照“改造提升一批、整合入園一批、關停淘汰一批”的工作思路,加快推進“低小散”行業的整治,目前全市已淘汰整治2892家“低小散”企業(作坊),完成省下達目標的231%。
在南潯區舊館鎮小微企業創業園項目一期建設現場,目前基建已全部完成,工人正加緊開展廠房鋼結構架設和電商園樓層澆筑工作。舊館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創業園一期占地140多畝,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屆時將成為全鎮木業企業的集聚園,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我市還針對“僵尸企業”處置推出新舉措。通過建立“僵尸企業”處置府院聯動機制, 18個相關部門建立起涉及破產企業和“僵尸企業”信息共享機制,加快“僵尸企業”處置速度,去年共處置“僵尸企業” 54家,完成年度目標的135%。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