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居縣大戰鄉,有一支在自家門口巡河治水的黨員隊伍,他們家住河邊,因此被親切地稱為黨建“河鄰居”。今年以來,他們用汗水守護綠水青山,用辛勤推動鄉村振興,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
今年3月,大戰鄉將全鄉水域劃分為16個小微水塘和108個500米至2000米不等的河段,招募124名黨員擔任“河鄰居”,充分發揮他們家住河邊、水塘邊,茶余飯后坐在家門口就能掌握水域情況的優勢,一人守好一段河一個水塘。這些“河鄰居”是與破壞水體、破壞環境行為作斗爭的偵察尖兵,一旦發現偷排、亂倒和盜沙盜漁行為立即上報,更是河流水體的“修理匠”“美容師”。
下葉溪村黨員曹小平今年成了家門口前門塘的“河鄰居”。上任以后,他一有空就拿著網兜將河面的垃圾清理掉,并在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組織人員將塘里污水排空,清理了塘底淤泥;疏通了進出水溝,使得死水變活水;種上荷花,美化了水塘;修建了水上回廊和涼亭。如今,前門塘正式更名為荷花池,“臭水溝”也成了村民飯后散步休憩的好地方,每月前來參觀游玩的客人達到800多人。
大溪村毗鄰朱溪港,原本是仙居東部重要的采沙基地,朱溪港溪水因此常年泛黃,兩邊植被破壞嚴重。該河段的“河鄰居”應文兵剛一上任,就接到鄉里交辦的任務,協助關停沙場,恢復水體和植被。在應文兵和大溪村兩委干部的努力下,溪水沿岸新種了植被,平整了沙場土地。
上半年,就在沙場原址地塊上成功舉辦了臺州(仙居)首屆多肉盆栽藝術展,累計接待游客8萬多人次,交易額達280多萬元,為大溪及周邊村民帶來直接經濟收入達50余萬元。同時,朱溪港大溪村段水質和河道景觀的改善,帶動了區域旅游經濟的發展,下半年本村的“松影雅居”民宿和下游的水上樂園游客增長分別達到300%和220%,投資5000萬元的長原旅游觀光農業項目落地建設,真正實現了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轉化。
馬加田自然村的山泉水名氣很大,取水者絡繹不絕,造成山泉水眼周邊垃圾遍地,環境越來越差。徐堅平擔任了泉水的“河鄰居”后,帶著村民在泉眼下興修了蓄水池,每天打掃衛生,還把山泉水引到村里民宿,借著山泉的名氣,大力發展旅游觀光和楊梅采摘產業。今年夏天,這個偏僻的自然村里住進了上海、杭州等地觀光客,客流量達到2000多人,帶動楊梅銷售2500多公斤,村民人均增收達1800多元。
截至目前,黨建“河鄰居”已對前門塘等26個小微水體進行了清淤、活水、美化等綜合整治,建起了9個水景公園,帶動了6個臨水村莊的觀光旅游、水上娛樂、特色農業等產業發展。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