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燦燦的田野里,迎來的是豐收的季節。這幾天,海寧市袁花鎮夾山村村民朱榮官還是每天都會到田頭來轉一轉,看看這里永安泵站灌溉轄區內的灌溉新設施。朱榮官是永安泵站的管理員,今年,永安泵站所在的袁花鎮幸福罐區實施高效節水灌溉工程。
走進幸福灌區的田野,記者發現,這里的晚稻田少了露天的灌排渠,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水泥槽,體積不大,兩側有開口,中間放著一根管子,每隔幾片水稻田就有一個。
“這是出水閥,種糧大戶成片的稻田里,每隔20米設有一個,散戶則是兩塊地共用一個。”朱榮官向記者介紹道,“這是灌溉‘新玩意’,每次灌溉,泵站啟動后,水就會通過埋在地下的管道輸送到這一個個出水閥,只要把水閥的開關一開,水就放出來了,就像自來水龍頭一樣,很方便,很現代化。”據悉,幸福灌區實施的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新建水稻區低壓管道灌溉1361畝,新建PE給水管14349米,新建了2座灌溉泵站,西倉木橋泵站和永安泵站。
“除了方便,更重要的是節水。”朱榮官說,以往通過灌溉渠送水,常常會出現水放多久晚稻田里灌多久的情況,很浪費,現在如果晚稻田里水量夠了,把水閥一關,這片水稻田就不送水了,“一個灌溉期下來,比之前用水要少很多。”朱榮官肯定地說。
這個高效節水灌溉到底能節約多少水呢?作為海寧市2017度政府民生實事工程之一,今年該市已完成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0760畝,其中水稻區低壓管道灌溉面積10260畝,噴微灌面積500畝。
根據海寧市水利局相關人員測算,實施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后,按照灌水定額單季水稻灌水每畝400立方米,2017年全市10760畝地的灌溉,節約用水377.2萬立方米。不僅如此,水稻區管道灌溉工程在提高農業灌溉水利用率,減少農業灌溉用水量的同時,還可以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因為用水量減少,排放有農藥殘渣的污水也減少了,這一定程度改善了水環境,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同時主要管道都埋設在土底70厘米以下,不影響種植,且原來的灌溉明渠可以復耕成農田或其他用處,可以大量節約土地,增加農業收入。
下一步,海寧市計劃于2017年12月份開工建設2018年度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覆蓋周王廟鎮、鹽官鎮、斜橋鎮和丁橋鎮等4個鎮的8個村,項目共計7600畝,概算總投資3167.85萬元,預計在2018年灌溉期(5月20日)前具備灌溉出水能力,11月底前全部完成。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