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水利廳針對全省第六至第八批“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2016年度建設項目進行了績效考評,德清縣榮獲第六批“小農水重點縣”優秀稱號。據悉,這也是德清縣在該領域連續6年蟬聯省級考評“優秀”等次。
2011年,德清縣成功入圍全國“小農水重點縣”第三批建設名單;2014年,再次成功入圍第六批全國“小農水重點縣”建設縣。 6年來,德清啟動了一大批山塘整治、新建改建泵站、灌區改造,農村河塘清淤整治等“小農水”建設項目,全縣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得到極大改善。 2017年,德清再次申報第九批全國“小農水重點縣”項目。
據了解,2009年,國家財政部、水利部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了“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工作。從當年起,國家財政部、水利部通過遴選確定了一批農業增產增效潛力大、示范作用顯著、前期工作充分、建設規劃完備、群眾積極性高的縣級行政區,在中央財政的支持下,實行集中投入、重點支持和整體推進,有規劃地全面開展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實現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跨越式發展。重點縣建設分批分期開展,每一批重點縣建設期限為三年。
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山塘整治86座、新建改建泵站280座、灌區改造19處,農村河塘清淤整治工程3處,清淤32.4公里。全面改善了全縣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使得農業生產條件、綜合能力、抵御自然災害能力顯著提升,并超額提前完成相應工程建設任務。
位于莫干山鎮勤勞村的驚險潭山塘,是該村的灌溉水源之一。山塘建成多年,由于受當時條件的限制,設計標準低,施工質量差,經多年運行后,山塘存在許多安全隱患,壩頂混凝土表面風化、壩體開裂、壩基漏水、溢洪道石塊松散等問題,山塘一直帶病運行,嚴重威脅下游村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德清水利局“小農水辦”工作人員介紹,當時,驚險潭山塘下游居住村民95人,有農田250畝。如果不及時加以改造,村民的生命財產隨時都有危險。對此,驚險潭山塘被及時列入第三批“小農水”改造項目。 2012年投入50多萬元進行整治,如今,既保證了下游村民的人身安全,250畝水田因灌溉便利,年增產糧食約15噸,還間接保護了山塘下游地區的公路、通訊及輸電線路等重要基礎設施的安全。有力地促進了生態環境的改善,實現了穩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莫干山鎮何村村,有一處面積達400畝的種植區塊,區塊內主要種植玫瑰花和苗木等經濟類作物。據介紹,當時,該種植區灌溉水源充足,水質較好,能夠滿足灌溉要求。但由于水源與種植區塊落差達20米,造成水資源的大量浪費,有效灌溉率不足60%,對作物的穩產高產造成了不利影響。
對此,德清水利局將該區塊列入第六批“小農水重點縣·綠風微灌”改造項目,于2014年啟動改造工程。
據綠風微灌項目負責人介紹,通過埋設管道、噴淋滴灌等工程改造,有效灌溉率提高到90%以上,平均每畝可增產150公斤,每年增效24萬元。如今,該種植區塊成了德清的一個農業種植示范基地,經常有單位或個人前來參觀考察,帶動了全縣節水灌溉事業的發展。通過節水灌溉,不僅節省了勞動成本,山塘里的水質也得到明顯改善,還能向下游農田提供更多的灌溉用水,從而提高了項目區周邊的生態環境質量,為美化農村自然環境起到了較好作用。
據介紹,德清開展“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工作至今,農業基礎設施得到普遍加強,受益群眾涵蓋全縣。新市鎮士林片灌區,面積3.33萬畝,涉及士林、韶村、子思橋、水北、白彪、舍渭等6個村,涉及人口1萬5千多人。該灌區在上世紀90年代進行土地整理,大部分灌排渠道進行了襯砌,但經過多年運行,渠道老化、設施帶病運行、管理不明、重建輕管等問題逐漸暴露。
2014年9月,第六批“小農水重點縣”獲批后,士林片灌區改造提升作為建設重點項目擺上了議事日程。經過規劃,該圩區將新建灌排泵站13座,重建灌排泵站14座,改建灌排泵站3座,襯砌渠道1.8萬米,改造渠系建筑物148處。
項目實施后,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9400多畝,改善排澇面積4670畝,每年可多產糧食約2000噸;發展了節水灌溉面積1800畝,建成高標準農田面積4000多畝。灌區防洪標準達到20年一遇,排澇標準10年一遇,新增受益人口1.22萬人。該灌區的節水、省地、節工、省電等經濟與社會效益明顯。
德清水利局小農水重點縣建設辦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德清將在現有基礎上,抓實抓嚴,進一步加強對小農水項目建設的組織領導,確保完成各批次、年度目標任務,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為全縣糧食安全和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