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覺得家里要弄好幾個垃圾桶,麻煩!現在已經習慣了,垃圾分類做得好,分數就高,這些分數還能兌換生活用品,既環保又享受了實惠,一舉多得,多好!”在秀洲區王江涇鎮虹南村顧齋浜小區居民來云華家中,他耐心地向記者介紹了垃圾的分類處理:能腐爛做肥料的垃圾放入綠色垃圾袋中,能賣錢的垃圾放入灰色垃圾袋中,其余的垃圾則放入紅色垃圾袋中,然后再分類投放到指定地點的大垃圾桶中。
據悉,目前在顧齋浜小區內共設立了12個垃圾分類投放點,每個垃圾投放點都設有3個360升大垃圾桶,農戶們只需將家中不同顏色的垃圾袋投放進相應顏色的大垃圾桶即可。目前,該村家家戶戶的垃圾袋上還分別印有編號,這些編號與農戶們的門牌號碼一致,誰家做得好不好,看下垃圾袋上的編號就能知曉。
“源頭分類,袋裝投放”的試點經驗正是秀洲區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生動寫照。為總結推廣試點經驗,加快推進全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昨天下午,秀洲區在王江涇鎮虹南村舉辦了全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現場推進會。與會人員現場觀摩虹南村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點后,圍繞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等機制開展情況進行了經驗交流與匯報。同時,會議還對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再部署。
垃圾分類是從源頭上減少環境污染,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利用的重要舉措,是從根本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的民生大事。今年8月,秀洲區出臺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試行)》,明確提出,2017年,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年底實現市級美麗鄉村示范鎮分類處理行政村覆蓋率達70%以上,其余鎮50%以上;2018年,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行政村全覆蓋。
經前期調研,秀洲區把農村生活垃圾分為可腐爛、不可腐爛和有毒有害垃圾三大類,并且建立分類定點投放、分類定時收集、分類定車運輸、分類定位處理的“四分四定”運作體系,確保農村生活垃圾得到科學處置。截至目前,秀洲區已啟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50個村,受益農戶45700戶,共購置垃圾分類清運車116輛,分類垃圾桶74588個。另外,王店鎮、王江涇鎮、油車港鎮分別建成微生物發酵資源化處理站點1個,并且均已投入正常運作。
“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是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原則。下一步,秀洲區將強化責任落實,明確項目責任人、時間表。同時,強化宣傳發動,將利民惠民、共建共享的理念傳達到千家萬戶,并且還要充分發揮黨員、村民代表的模范作用,積極利用村規民約、黨員包戶等做法,促進農戶做好垃圾分類。
秀洲區各鎮也將以“站點覆蓋范圍最優化、設施設備效益最大化”為原則,采取多村聯建、集中建設等方式,合理布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資源化站點。此外,還將進一步建立健全垃圾分類登記、積分、獎勵和公示制度,定期張榜公示檢查結果,張貼“紅黑榜”,制定垃圾分類“積分換物”等獎勵制度。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