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垃圾分類做起來,認真的村莊最美麗

發布時間:2017-11-22 07:15:24 來源:杭州日報 記者 丁嵐 實習生 孫敏慧 通訊員 張穎


  “雞毛換糖”站前排滿了前來兌換的村民。(市鎮改辦提供)

  芳草萋萋,鳥語蟲鳴,小橋流水,綠樹成蔭。通過近一年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這一的景象,已經在不少村莊上演。

  如何將這些優美的環境長效保持下去,杭州市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將農村垃圾分類推到了整治前線。

  幾個月來,“河上模式”、“雞毛換糖店”等“量身定做”的機制紛紛出爐,小鎮村民們也嘗到了如畫的環境帶來的甜頭。

  桐廬縣  “雞毛換糖”背后的故事

  最近,桐廬縣西武山村的“雞毛換糖店”火了!何為“雞毛換糖店”?原來,這是西武山村為推進垃圾分類“精細化”而想出的辦法,這背后還有著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

  過去,環境衛生管理是西武山村發展的“短板”。衛生差、垃圾多、分類難的問題一直難以解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外來人口多,生活習慣不同,流動性大,給村里的環境衛生帶來了極大考驗。

  為此,村里經過深入探討,達成共識:西武山村人要把外來人員當“自己人”,讓他們擁有更多的歸屬感,引導他們更自覺地遵守村規民約,共同參與到環境衛生管理中來。

  2016年,西武山村推出了一項新政策,核心內容是:該村將對所有外來人員推行“四個家”的服務,實行同村同待遇。如果“新村民”不遵守村規民約,村里將收回他的“新村民證”。

  就這樣,西武山村環境衛生的“落后帽子”摘掉了,但是村里亂扔塑料袋、隨手扔煙蒂頭的現象依然存在。

  如何攻破環境衛生管理“最后的碉堡”?

  西武山村獨創性地設立了一個“雞毛換糖店”——垃圾兌換日用品。50只塑料袋可以兌換雞精一包;300個煙蒂兌換打火機一把;20個塑料瓶子兌換牙膏一支……

  “雞毛換糖”得到全村村民以及1000多名“新西武山人”的積極響應。村里垃圾亂扔的現象減少了,房前屋后也更整潔了。

  小小“雞毛換糖店”,有效引導西武山村村民在垃圾分類中“自覺分類、快樂分類”。如今這個昔日的環境衛生管理落后村,一躍成為了“清潔桐廬”的典型。

  余杭區  培養村民垃圾分類習慣

  垃圾分類工作離不開每家每戶的支持。

  余杭區黃湖鎮將培養村民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放在重要位置,依托各個網格支部,以黨員包干到戶的形式指導村民進行垃圾分類。同時,通過開展美麗庭院、美麗村民圓桌會等文化禮堂活動,以及對各村小組長、婦女代表等進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培訓等,切實增強村民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的責任感。

  在垃圾分類行動中,黃湖鎮將垃圾分為可腐爛垃圾和其他垃圾,該鎮在各村建立1個垃圾集中清運點,并配備1名垃圾督導,每日集中時段對生活垃圾實行分類收集和運輸。

  為有效推行垃圾“三化四分”,黃湖已制定了考核細則,包括每月進行垃圾檢查考核、結果抄告和例會研究三項制度等,并寫進村規民約。同時,黃湖鎮還將推出垃圾分類隨手拍活動,鼓勵群眾主動參與監督垃圾分類。

  蕭山區  垃圾分類“河上模式”獲點贊

  去年以來,蕭山區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河上鎮以因地制宜、方式創新、樹立樣板等特色,用高性價比打造出“河上模式”, 獲得點贊無數。

  家住河上鎮三聯村的瞿阿姨已經切實感受到垃圾分類的好處。過去,垃圾不分類,家家戶戶將垃圾倒到村口,大家“各掃門前雪”,垃圾桶邊很臟、異味重。“去年7月份開始的,鎮里、村里挨家挨戶教我們。一開始是有些不習慣,但沒多久就感受到垃圾分類的好處,家里垃圾的存量也變少了。”瞿阿姨說。現在每家門口有一只廚余垃圾桶,有些廚房離大門近的,連廚房的垃圾桶都省了,直接倒到專用垃圾桶,因為是給每戶人家保管,垃圾被收走后,大家都洗得干干凈凈。

  這是河上鎮打造“三聯模式”中的一瞥,以上門收集為基礎的“一組二宣三分”模式正逐步向河上鎮其他村推廣。

  環境美才能留得住人,河上鎮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小城鎮環境綜合治理百日攻堅行動,組建團隊,由鎮主要領導擔任組長“挑擔子”,鎮村兩級實現廣泛參與。同時,以點帶面,打造三聯的“農戶分類—廚余垃圾上門收集—其他垃圾定點投放—村級分類清運—鎮街集中處理”模式,璇山下村的“農戶分類—農戶定點投放—村級分類清運—鎮級統一處理”模式,逐步推廣,最終實現全鎮域全覆蓋。

  西湖區  小城鎮“四結合” 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想做好垃圾分類,一定要下大決心。

  今年以來,西湖區小城鎮綜合整治中按照“全面覆蓋、提升質量、促進減量”的要求,通過入戶宣傳與嚴格執法相結合、完善制度與對上協調相結合、探索拓展回收網絡與第三方服務相結合、開展活動與公眾參與相結合等強有力的舉措,積極、穩妥、有序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垃圾分類工作,重在群眾參與。自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西湖區一直注重垃圾分類宣傳工作,通過“垃圾換盆栽”、“垃圾積分兌換”、“垃圾換肥皂”等方式,鼓勵居民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活動中來,讓“垃圾分類利國利民”的理念深入民心。同時,執法隊員積極走進社區和居民群眾家中加強垃圾分類宣傳和培訓。通過這些積極探索,建立完善了垃圾分類長效管理機制。除此之外,對于生活垃圾中大量可回收物無人愿意回收的問題,西湖區積極拓展可回收物的回收渠道。

  淳安縣  “垃圾論斤賣” 開辟垃圾分類新格局

  淳安縣石林鎮通過引入市場機制,以“有償回收”+“以獎代補”的模式,配合硬件保障和宣傳引導,強勢開辟“垃圾分類”新格局,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以獎代補”模式推出垃圾分類“紅黑榜”和“月考核”。“有償回收”則是指分類垃圾“論斤賣”和“垃圾換物”。另一方面成立垃圾兌換超市,對嚴格按照垃圾分類標準進行分類的農戶,分別給予牙膏、肥皂、洗發水等獎勵。

  除了經濟手段外,石林鎮還積極運用組織手段、完善硬件配套。一方面鎮黨委政府“一把手”親自抓分類工作,確立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黨員干部包戶的“三包”工作思路。同時與婦聯、團委、各村兩委聯動,積極入戶宣傳。另一方面,結合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不斷提升和配齊配強環衛站、垃圾中轉站、分類果殼箱等環衛設施,為垃圾分類推進提供設施保障。

標簽:垃圾分類責任編輯:仲瑤卿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