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圍繞生態熱詞談綠色衛士使命

發布時間:2017-11-16 09:07:21 來源:法制日報 記者 朱寧寧 通訊員 王雪 張杰

  “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綠色發展”“國土綠化行動”……黨的十九大閉幕后,武警森林指揮部黨委機關掀起學習十九大精神熱潮。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于綠色生態的關鍵詞成為軍營熱詞。該部隊官兵開展熱詞熱議,不斷加深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理解,對高標準履行好維護生態安全、保衛森林資源的職責使命更加明確、信心更加堅定。

  “生態文明”賦予新使命

  畢業于北京林業大學的國防生干部王博以前曾在內蒙古地區工作,他對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內容深有感觸:“尊重自然、保護森林,將給人類文明發展提供重要基礎和保障。”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該指揮部政治部主任郭小平在組織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時,從建設生態文明這一主題打開話匣子,把黨的聲音和官兵心聲緊緊連在了一起。

  該部隊自組建以來,共種植“綠色衛士林”20多萬公頃,森林面積不斷增加,森林覆蓋率也得到逐漸提高。

  武警森林部隊官兵既是生態文明的建設者,也是守護神。今年上半年,該部隊成功撲滅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4·30”“5·2”“5·17”重特大森林火災,發揮了防火滅火國家隊、專業隊、突擊隊、戰斗隊作用。一批忠誠使命、勇于擔當、能打勝仗的先進典型,為中央國家機關黨員干部作了報告,引起強烈反響,獲得廣泛好評。

  新時代,新使命。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完成環保紅線的劃定工作,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這是黨對環境保護工作要求的又一次提升,將對環保工作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產生重大的推動作用。“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要求我們也要有‘紅線’意識,以更高標準履行職責使命,交出合格答卷!”指揮部機關干部張林新在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時說。

  “美麗中國”滋潤官兵心

  “讓祖國山河更美麗,是我們森林部隊官兵對幸福的理解和追求。”談及“美麗中國”的概念,內蒙古森林總隊政委劉立權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建設美麗中國、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黨的十九大報告繪就的美麗中國新藍圖讓十九大代表、武警四川森林總隊涼山支隊班長侯正超欣喜不已。他悉數著一條條喜訊,備感幸福與自豪。侯正超所在的部隊正在為駐地生態保護和生態建設作出新貢獻。生態越美麗,發展越興旺,人民就越幸福。“森林是地球之肺,維護森林生態安全、守衛祖國綠水青山是森林部隊官兵的神圣使命。作為一名森林戰士,必須牢記使命任務,立足本職崗位,練強滅火本領,全力維護森林生態安全,以實際行動為美麗中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侯正超說。

  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新戰略,描繪了美麗中國新藍圖,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我們一定要緊緊抓住職能拓展的新機遇,立足主戰場,擔當主力軍,打好主動仗,以更大的作為、更好的形象彰顯森林部隊的地位和作用。”武警西藏森林總隊副總隊長張志廣的一席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綠色發展”催生緊迫感

  黨的十九大報告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創建節約型機關、引導官兵建設綠色營區,是題中之義。”武警新疆森林總隊鞏留大隊教導員朱化峰在政治教育課上的感言引發了官兵的思考。

  “作為火場一線戰斗員,我無數次見證了森林部隊為綠色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但以前我認為綠色發展、低碳發展離我們有點遠。”班長張刊坦言,在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后,他發現綠色發展其實就在自己身邊,開燈、看電視、用電腦,只要和能源有聯系的都會影響綠色發展的成果。“森林官兵不僅要履行好新時代的職責使命,維護生態文明,更要從細節、從現在、從本職做起,帶頭融入綠色發展建設中。”張刊發自內心地說。

  “一人難挑千斤擔,眾人能移萬座山。報告中屢次提到全民國防、全民健身等全民行動,我認為保護生態也需要全民行動起來。”排長李海淵在仔細學習了黨的十九大報告后說,森林兵既要當好生態安全的守護者,也要當好綠色發展的宣傳員,保護生態需要全人類的力量。新疆地區還有大片的沙漠和荒漠,我們在執勤的路上、在探親休假期間都要抓住一切有利時機,積極宣傳保護資源的意義,宣傳綠色發展的理念,讓更多的人懂得什么是綠色發展。

  “森林部隊作為維護生態安全的特殊武裝力量,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黨的十九大吹響了建設美麗中國的號角,發出了新時代新征程的啟航強音。我們要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擼起袖子加油干’,爭當護綠尖兵,筑牢祖國邊疆的綠色長城!”朱化峰的授課總結贏得一片掌聲。

標簽: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報告;職責使命;張刊責任編輯:朱斌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