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區杜澤鎮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站的分揀線操作工就在自動化分揀線前開始工作。在這個集裝箱式可回收自動分揀區,常見的13種可回收生活垃圾會被機械臂自動分選。“以前沒有這個機器的時候,一個人垃圾拉來(分揀)可能要一個半到兩個小時的時間,現在有了機器人,那就輕松多了,一個小時能自動分揀5600多次。”衢江區杜澤鎮下余村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站分揀線操作工舒華榮說。
據了解,衢江區杜澤鎮下余村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站是四村合一的聯建項目,引入浙江大學研發的原位減量成套化處理設備,分類出的易腐垃圾經過分揀破碎、好氧發酵等步驟后,成為了提升植物發芽率的肥料。該資源化處理站受益農戶4071戶11361人,額定日處理易腐垃圾5噸/座。2020年,后溪鎮也新增建設了同等技術的資源化處理站,兩個大型站點輻射衢江農村南、北兩翼。
衢江區杜澤鎮下余村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站原位減量成套化處理設備
這是衢江區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一個生動寫照。據了解,衢江區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全程堅持“前端三次細分+中端就近處理+末端資源回收”,杜絕“混收混運”,全面實現農村生活垃圾閉環清運和分類資源化利用。
在可回收垃圾上,以1600名保潔員作為上門回收主體,打通279個行政村的毛細血管,最終將分類服務與后續分類處理捆綁,略高于市場價回收,可變現,可換物,根據回收利用的量給予村民積分獎勵,由專人專車統一運送至分揀中心進行分揀、打包,再利用。截至2022年投入建成1個2000多平方米的大型再生資源分揀中心,86家再生資源回收綜合服務站,279個村級回收網點,偏遠地區則采用流動回收車,實現衢江區22個鄉鎮全覆蓋。接下來,依托第三方運維主體的再生資源回收處理技術,分揀出的塑料類等可回收垃圾將進一步加工成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顆粒等再生資源,實現從前端到末端的衢江區生活垃圾分類資源化循環。
在易腐垃圾上,以“適度集中、共建共享”為原則,選用“智能化、減量化、高值化、無害化”的設施設備,截至目前,衢江全區共建成93個陽光堆肥房、30個資源化減量化處理站,額定日處理量32.7噸。產出的有機肥一部分用于專業農場二次堆肥后地力提升,一部分用于省農科院“垃圾高值化利用”試驗研究。
衢江區以實際行動走在全省前列,種種努力也獲得了各種肯定。連續4年榮獲浙江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優勝縣,2020、2021年獲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工作考核優秀縣,入選2021年全國農村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7大典型案例(全省唯一),獲評2021年度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全國98個,全省僅3個)。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