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慧小區成新寵
21年,平陽縣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成239個垃圾收集房建設,所有垃圾分類收集房按標配落實監控、照明、洗手、稱重等便民功能,部分投放點配備智能AL識別設備、實現人性化投放、同時,引進社會資本參與運營,采用“互聯網+垃圾分類”模式,按標準再增加18個“碳慧小區”試點建設,為居民設立“綠色生活賬戶”居民只需掃一掃二維碼登錄賬戶,回收箱的投放口會自動打開,再將垃圾按類投入分類箱,即可獲得相應積分并換算成現金獎勵,所有可回收垃圾均由具有專業運營資質的第三方公司無償進行處理,支付相應獎勵。智能回收箱的入駐,極大的鼓舞了小區居民可回收物的分類投放,促進了各鎮垃圾收集的源頭分類工作,垃圾減量化工作向縱深發展。
我為群眾辦實事
泰悅府小區地處商業綜合體銀泰城商圈,福射范圍廣,共有住戶1000多戶,平時垃圾產生量比較多,容易出現垃圾桶滿溢現象,造成清運不及時的被動局面,影響小區衛生環境,投訴不斷。通過我們的點對點、面對面高密度的指導該小區從黨建宣傳引領-配置智能回收箱-加強保潔力量-加大垃圾運輸力度-建筑垃圾不落地(環衛)等幾方面一系列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小區的環境衛生大有改觀,昔日垃圾滿溢、臭味難聞的現象不復存在。小區先后榮獲了平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小區、平陽縣五星級文明示范小區、浙江省垃圾分類示范小區、浙江省生活品質小區、平陽縣五星級志愿服務驛站等榮譽稱號。成功入圍住建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成功案件,全市唯一,全省三處。
配置智能建筑垃圾回收箱
針對這兩年鰲江城市化進程加快,新樓盤落成裝修入住,建筑裝修垃圾呈直線飆升,垃圾隨意傾倒嚴重的影響了小區的居住環境,我們探索出一套可推廣可復制的新模式,在每個住宅小區配置2個3立方的可移動回收箱體,主要分類投放建筑垃圾中的水泥和木料等建筑垃圾,回收箱體配置了感應設備和攝像頭,一旦垃圾滿溢,感應設備的報警系統會自動反饋到環衛指揮平臺,指揮平臺通過攝像頭確定后會第一時間開展箱體換置,確保不因垃圾滿溢影響小區環境。另外,針對少數小區空間比較小放不下箱體的情況,可采取電話預約上門服務的形式開展建筑垃圾、大件垃圾收集工作。箱體入駐小區以來,偷倒、亂倒現象明顯減少,進一步促進我縣垃圾無害化處置力度,全域環境衛生秩序明顯提升。
“品致小區”有品質
品致小區作為平陽縣物業管理的標桿,切實做好“加減乘除”法,不斷完善垃圾分類源頭減量體系,逐步實現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該省級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充分利用小區共享社幸福里紅色元素,帶頭引領小區自治。積極整合小區各類綠色、環保資源,構建小區減排互動平臺。源頭減量,創新收集渠道。小區統一垃圾袋采購途徑,選擇可降解帶標識的易腐、其他分類垃圾袋,逐一為居民按需配送。從源頭減少混投、亂投現象,品致小區使用可降解垃圾袋達100%。此外開辟一條蔬果皮等專類垃圾收集渠道,對接綠色農場堆肥種植,助力垃圾減量。生態優化,倡導綠色循環自治。對接周邊專屬綠色農場,對部分易腐垃圾進行循環利用。農場的蔬菜、雞蛋等綠色食品用于小區專供,滿足居民部分日常食品所需,垃圾分類帶動了居民生活的品質提升。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