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索居民小區生活垃圾處理差別化計量收費工作,充分發揮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激勵與約束的杠桿作用,引導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主體帶動小區業主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參與的良好氛圍,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平湖市率先在鐘埭街道有物業管理的居民小區試點生活垃圾處理差別化計量收費制度。
主要成效
鐘埭街道轄區內共有居民小區72個,由物業管理小區的小區46個,分別由20家物業服務公司承擔日常管理,其他26個老舊開放式小區均由社區直管,不交納物業管理費。至今年6月底,已完成與物業服務公司有償服務委托協議簽訂,簽約率100%,7月1日正式實施差別化計量收費。
每個小區每座投放站均安裝了電子秤重器,每天小區產生的其他垃圾和易腐垃圾量都會有精確的數據。按重量計費改變了原來按容量(桶)計費的模糊性,物業公司可以清楚地了解每個月小區的垃圾量,并根據數據進行研判,強化源頭減量措施,10月兩類垃圾總量比7月下降了28%,分類更加精準。同時,按重量計費提升了環境效益,解決了按容量(桶)計費帶來的垃圾桶裝載過滿垃圾散落的環境問題。
主要做法
加強組織領導,充分協商,制定工作方案。
成立工作推進組,多次召集物業、收運企業召開工作會議,宣傳收取生活垃圾處理費遵循的原則、收費的目的和意義,商議操作細則,確保收費工作順利推進,充分發揮收費制度激勵與約束的杠桿作用。
結合實際,分類施策,確定收費標準。
確定居民小區生活垃圾處理費向物業服務公司收取,在居民交納的物業費中列支。考慮物業管理小區類型復雜,物業服務費收取標準多樣,如按照市發改局批準的指導價格收取,很多物業公司會難以承受,直接影響收費工作的順利推進。經多次調研協商,最后形成了與物業費標準掛鉤的分段式收費標準。
核定基數,差別管理,發揮杠桿作用。
實行系統計量,信息化管理。投放站每桶生活垃圾出站均通過稱重產生計量數據,實時在線監管,每日抄送居民小區物業公司,每月進行一次數據核對。計量衡器每年進行一次校驗,確保計量準確,校驗報告在一定范圍內公示。實施基數管理,超量加價。生活垃圾處理量基數一年核定一次,街道環衛部門參照上一年度小區兩類生活垃圾實際收運量,結合物業服務公司年初申報量,核定當年度基數,當年度新交付的居民小區,兩年內不核定基數;超過年度核定基數30%(含)以下的,超過部分收費標準上浮20%,超過核定基數30%的,超過部分收費標準上浮50%。實施質量管理,獎優罰劣。對分類質量年度評定為優的小區給予一定額度的獎勵,對不履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垃圾未分類投放行為,將由行政執法部門責令整改,情節嚴重的立案查處。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