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不分類,后果很嚴重......”耳邊傳來了一位阿姨的聲音,可大部分居民只是敷衍地應付了兩句,就離開了。可她堅持不懈,始終堅守崗位,繼續與居民們講解垃圾分類的好處,她就是林場小區垃圾分類勸導員,也是一名微網格長,她就是唐阿寶。在平凡的崗位上,她總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一令發,千軍動。當垃圾分類工作進入小區時,認真、嚴謹、負責的阿姨,每天穿梭在小區樓道內,挨家挨戶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單、并耐心的講解分類知識,做到宣傳動員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真正實現全覆蓋。誰曾想到,唐阿姨的腿腳還因為之前的骨折并沒有完全痊愈,可她每天在樓梯間要來回好幾趟,還是堅持不喊痛,不畏難,及時將小區內的40戶居民宣傳到位。很難想象一個退休老人身上蘊含著這么大的能量。
暖心服務,當好“五大員”。垃圾分類以來,唐阿姨除了負責小區內的宣傳,有時還會進行跟蹤回訪,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在分類亭旁督查每家的分類投放情況,即使遇到一些不太配合的居民,仍不厭其煩地加強宣教溝通,從無怨言。引領小區居民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形成人人知曉、共同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氛圍,可謂是撐起了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的“半邊天”。唐阿姨笑嘻嘻地說,自己一個人很厲害,“五大員”隨時變換身份,既要當好垃圾分類的“宣傳員”;又是垃圾分類的“教導員”;還是垃圾分類的“戰斗員”;更是垃圾分類的“服務員”;同時也是垃圾分類的“監督員”。
“有啥難題,我想”。唐阿姨還時常為社區建言獻策,提出打造小區“小綠桶”廚余垃圾收集站,為了推動垃圾分類,推廣“小綠桶模式”,她積極主動的與社區工作人員、伏泰公司員工一起挨家挨戶地進行宣傳,向小區每戶居民耐心地講解安裝“小綠桶”的好處,采用“一戶、兩桶模式”,將盛放易腐垃圾的“小綠桶帶下樓,投放在戶外廚余垃圾桶中”,居民們紛紛表示支持。
在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的同時,唐阿姨都親力親為,耐心勸導、講解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和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幫助居民樹立正確垃圾分類的思想,引導大家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助力社區推動垃圾分類的工作,唐阿姨成為了鄰里心目中的“環保之星”,在2021年度,唐阿姨家當之不愧被評為“垃圾分類優秀家庭”。
樂情開朗的她給我們每一個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他居民都笑著說:“雖然已經是退休的年紀,可是依舊不怕吃苦。像年輕人一樣迎“難”而上。”平凡之中見真情,大事面前顯擔當。作為一名勸導員,她是忙碌的,是執著的,是無私的,更是無畏的!就是因為有這樣一群穿梭在千街萬巷的“最美勸導員”,才有了居民良好的分類習慣生活,為我們的環境更增添了一抹綠色!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唐阿姨用實際行動將一名普通勸導員及微網格長的責任與擔當,體現的淋漓盡致,她為垃圾為減量、為家園建設,做出了一份自己的貢獻,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