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建德市生活垃圾總量實現零增長,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覆蓋率100%,持續鞏固了“零增長、零填埋”治理成果。為打造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的城市新風尚,建德市統籌各單位開展源頭減量工作,從衣食住行等多個方面促進垃圾分類長效管理,“溯本清源”尋求垃圾治理新思路。
“垃圾零增長”目標持續鞏固
2022年,建德市累計處置生活垃圾10.49萬噸,同比增長-7.57%,2022年人均量0.68千克/人/天,2021年人均量0.73千克/人/天,同比增長-6.95%,總量和人均量均實現負增長。建德市狠抓源頭精準分類,分類效能顯著提升。2022年共處置易腐垃圾處置2.66萬噸,處置其他垃圾7.83萬噸,易腐垃圾收集清運量占比為25.39%。
推行“管行業必管分類”。全市所有單位嚴格落實“垃圾分類投放責任制”,相關行業主管單位全面落實“管行業必管分類”的工作,教育、交通、衛健、文廣旅體、市場監管、商務等行業主管單位每月對其下屬單位和行業管理單位進行全覆蓋檢查,并參照市級考核通報模式對本單位本行業內部垃圾分類檢查情況進行通報。目前,全市51家單位達到節約型機關創建標準,節約型機關創建率達到83%。
持續完善一次性塑料制品治理體系
發布《建德市網絡餐飲單位食品安全告知承諾書》,結合“網絡餐飲一件事集成改革”,要求實體商家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網絡餐飲商家打包外賣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和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要求酒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要求農用聚乙烯地膜厚度不小于0.01毫米且要做好回收利用工作;每月對黨政機關、國有企業辦公場所使用的一次性杯具情況進行督查通報;推動電商企業積極開展過度包裝治理,助力企業包裝改良升級,支持企業包裝箱、緩沖物等回收再利用,提升種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和循環化水平。
建立農貿市場購物袋集中購銷制度,禁止銷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并定制可降解塑料袋自動銷售機2臺,消費者通過手機微信掃一掃功能,領取、購買可降解塑料制品,平均每日發放可降解塑料袋600余只。借助大數據分析技術,數據分析研判“限塑”效果,適時調整后續服務監管模式。嚴格落實“限塑”要求,全力聚焦治理的堵點難點,補齊一次性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短板,分領域、分種類、分階段精準做好一次性塑料制品治理,構建全社會參與的治理格局。
深入開展文明用餐光盤行動
結合“制止餐飲浪費 迎接亞運盛會”專項行動,組織相關部門加大責任監管力度,定期對全市餐飲行業公筷公勺使用情況專項督查和指導,深入推進“文明一平米”行動,落實光盤行動的制度保障。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營造文明用餐的社會氛圍,如邀請道德模范吳光潮為文明用餐、光盤行動代言;組織開展“三分鐘文明微宣講”傳播活動,推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光盤行動,從我做起”宣講活動;召開以“光盤行動”為主題新聞圓桌會。全力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深厚氛圍,助推市民文明好習慣養成,形成源頭減量的分類意識。
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食堂通過推行分餐制、半份菜、小份菜、推行“光盤”獎勵等行動,帶頭落實厲行節約、文明餐飲的制度新風尚。教育局號召各學校大力開展“光盤行動”,鼓勵用小餐桌帶動大文明,并根據各學校規模限定易腐垃圾的日產量,將日常檢查結果納入當年考核指標。除此之外,市市場監管局還提倡農貿市場果蔬皮就地處置,新安江農貿市場購置相關處理設備,目前日處理量1.5噸左右,可滿足自身需求。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建德市未來將以更高的站位,更全面的視角做好垃圾分類源頭減量工作,做好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人和當代新風尚的踐行者。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