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8月入職以來,我便成為智格社區(qū)垃圾分類的一名指導員。目前,垃圾分類的主要工作為定期入戶走訪、定點督導、巡查監(jiān)督,定期配合垃圾分類培訓教員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培訓,積極宣傳垃圾分類,為居民介紹,垃圾分類的各類知識,與綠色低碳環(huán)保的生活方式。
2021-2022年度,我社區(qū)主要推進了智格小區(qū)的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工作。小區(qū)共有338戶本地戶籍居民,1800余人;同時還有6600余戶外來務工人員,12000余人。小區(qū)原共有338個投放點位,經社區(qū)居民代表大會研究決定,將點位減少至目前的11個點位,加強垃圾分類定時定點宣傳工作,引導居民定時定點投放垃圾,做好分類工作。面對如此大的人口基數,社區(qū)通過一切能利用的途徑,志愿者活動宣傳、入戶上門宣導、櫥窗宣傳、定時定點督導、巡防車小喇叭宣傳、主要出入口門崗定點宣傳等等,做好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工作的宣傳引導。
垃圾分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少居民對于生活垃圾分類,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想做。居民自覺養(yǎng)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是需要一段時間來慢慢適應的。因此,我也做了打持久戰(zhàn)的心理準備,踏踏實實的投入到工作中來。遇到不理解的居民,我便苦口婆心、反復勸說,耐心的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將垃圾分類的理念深入到居民的心中。
個人認為,垃圾分類需要“三心二意”!
三心:常懷進取之心,不斷地學習科學的垃圾分類方法及技巧投入到垃圾分類工作中
常懷責任之心,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垃圾分類就是保護環(huán)境,做好垃圾分類、擔起世界主人翁的責任
常懷平常之心,數年如一日,將垃圾分類真正融入生活,讓垃圾分類成為人人皆可為“舉手之勞”
二意:真心實意:真正做好垃圾分類的,都是需要真心實意在做垃圾分類的人;垃圾分類并不難,難的是你養(yǎng)成垃圾分類習慣的真心實意
意領神會:真正理解垃圾分類意義的人,都會自覺的做好垃圾分類;去發(fā)現、去感悟、去理解垃圾分類真正意義,再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垃圾分類中來。
分類達人楊軍在智格小區(qū)開展志愿者活動日公益活動,社區(qū)垃圾分類指導員也加入到活動中,開展垃圾分類現場宣教。
分類達人楊軍加入到智格社區(qū)巡防隊學雷鋒成立“愛心助空巢”志愿隊伍中,結對小區(qū)兩戶空巢老人家庭,用一張小小“連心卡”緊緊連接隊員與空巢老人的心,上門提供生活照料、應急求助、安全守護、周邊環(huán)境治理、垃圾分類指導等志愿服務,將環(huán)境整治工作做到深入民心。
老人年紀大了,垃圾分類不太分得清楚,隊員上門提供志愿服務,帶上垃圾分類的宣傳資料,手把手開展垃圾分類指導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告訴他們垃圾分類是保護環(huán)境的好事情,圖為現在施愛香家中在廚房常備有兩個垃圾桶,將平時吃剩的飯菜和其他垃圾都進行了分類投放,成效明顯。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