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組織強化保障
區級層面,成立由黨政一把手任雙組長,組織、宣傳部長以及各相關區領導任副組長,各部門和鎮街一把手任組員的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區垃圾分類辦設在區城管局,集中式辦公、專班化運作,負責轄區內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宣傳培訓、檢查督導和工作推進。通過“黨建+”的工作方式,充分發揮黨組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
壓實責任協同發力
對鎮街,將生活垃圾分類全面納入各鎮街班子實績考核內容,激發工作活力和干勁。在考核中,不僅重點考核分類質量,更突出實績實效考核,把生活垃圾總量的控量情況,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率情況作為年度考核重要指標,也作為區級補助的依據,以考核促分類質量和回收利用成效提升、促垃圾進場焚燒總量減少。對村社,深入開展“八個一”活動,通過召開一次戶主大會,發放一封倡議書,開展一次上門指導,開展一次戶外宣傳活動,開展一次大討論,發送一次信息提醒,張貼一批垃圾分類宣傳海報,修訂一次村規民約和社區公約,全面動員、廣泛發動、引導全民參與。對公共場所,按照“管行業管垃圾分類”的要求,自2018年開始,就由行業主管部門牽頭制定行業單位的推進方案,明確行業內單位的垃圾分類工作推進計劃、設施標準以及工作機制,同步建立每月行業內的檢查評比制度,評定行業內的紅黑榜單位。
完善機制突出長效
通過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推動常態化、長效化管理。建立了檢查抄告制度,區級組建現場檢查組,對區內所有鎮街按照同一標準、同一數量,每天開展監督檢查,檢查范圍覆蓋居住區、公共機構和場所以及各類企業,2018年以來累計發現并整改問題2.6萬個,對發現問題進行抄告、即查即改,對商場超市、酒店飯店、學校醫院等場所問題,同步抄送區級部門跟進整改提升,通過考核指揮棒,推動全區面上整體提升。建立公示通報制度,對各鎮街控量、正確率和“紅黑榜小區”等情況,編制全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專報,每月送區四套班子主要領導、發各鎮街黨政一把手,區劃調整以來區委書記對每期專報進行批示,壓實各鎮街主要負責人。同時每月借助垃圾分類一封信,向鎮街主要負責人通報近期工作推進情況,并對下一步工作開展提出相關意見建議。建立物業評價聯動機制,自2018年起,對接區住建(物管)部門,將小區物業管理企業按照規定做好垃圾分類宣傳工作、監督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等等各項物業企業應履行的責任,同時納入區內物業企業星級評定,直接影響物業區內招投標資格。建立垃圾處置收費機制,自2009年起,我區對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個體經營者、社會團體、城鄉居民產生的生活垃圾處理出臺服務收費規定,2019年結合當前的垃圾分類形勢,對收費主體和收費標準全面調整,同時建立超量加價機制,最高收費可達360元/噸,由各鎮街配套建立獎懲機制機制,通過全域化、規范化的垃圾處置收費,實現了生活垃圾的誰產生誰付費、多產生多付費、分類好少付費的良好效果。建立精準執法機制。余杭區在深化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中,一直將常態執法作為壓實管理責任、提升管理成效的重要手段,通過全面排查整治和重點執法倒逼相結合,補齊短板弱項,推動全面提升。2018年以來,執法中隊參與排查整改垃圾分類問題1.6萬余處,下發整改告知書6200余份,有效推動面上整體提升。在重點執法上,按照市級“五通報五必罰”工作要求,并以市級月度黑榜、區級月度黑榜以及行業月度黑榜3張黑榜為重點執法跟進,2018年以來,各級評定的黑榜單位,全部落實了整改反饋,其中執法查處率達80%以上。同時,將市、區兩級日常檢查中問題多、得分低的單位,每月由分類辦抄告屬地中隊,納入重點執法檢查對象,切實通過針對性、精準化的執法,補齊日常管理的短板問題。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