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2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仲瑤卿)2003年,浙江啟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15年間浙江的一大批村莊變得“水清、岸綠、生態、宜居”,萬千鄉村煥然一新。
如何站在新的起點打造“千萬工程”升級版,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如何在生態宜居的基礎上,帶動產業發展讓百姓擁有更多獲得感?禹越提出“宜居、宜業、宜游”的城鄉發展新格局,精心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打造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
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隨著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美麗鄉村建設、治危拆違等一系列重點工作的開展,“美麗禹越”建設已全域鋪開。
禹越鎮黨委書記胡國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鄉村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同時也是最基礎、最重要的一個部分,由此禹越鎮提出全力打造“生態活力金三角 產城融合示范鎮”。
第二屆浙江全民生態運動會的承辦地——三林村萬鳥園,便是當地推動三產融合發展,不斷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的生動實踐。
第二屆浙江全民生態運動會的承辦地——三林村“萬鳥園”
水脈縱橫、青桑連綿、魚蝦洄游,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讓三林村成為了白鷺繁衍棲息的天堂。為了守護好白鷺的家園,兩年前,三林村特別邀請浙江農林大學教授馬軍山參與村莊規劃和景觀設計,按照AAA級旅游景區標準,在保留村莊原有“孝賢文化”的基礎上,打造以“精致水鄉 白鷺天堂”為旅游發展主題的田園綜合體。
兩年間,一片普通的水塘變成了廟前漾濕地公園,不起眼的鄉間小路上建起了親水平臺和臨水棧道,廢棄的舊廠房變成了旅游服務綜合體,三林村蛻變成為了一個精致的水鄉小村。與此同時,融入“水鄉、蠶業、休閑農業”等當地特色,發展成集旅游、采摘、垂釣、休閑為一體的休閑觀光農業。
今年6月,三林村“萬鳥園”開門迎客,泛舟湖面,人行畫中,草長鶯飛,鷺序鴛行,讓游客忘記城市的喧囂,享受愜意的鄉愁時光。
三林村黨總支書記沈炳奎告訴記者:“目前園區內已確定入駐的青創團隊有10余家,吸納青年創業人才60余人,由專業的團隊負責運用,預計第一年實現營業收入1000萬元,可為三林村集體經濟創收50余萬元。” 接下來,該村將以“萬鳥園”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旅游,全力打造“浙江省慢生活休閑旅游示范村”。
白鷺翩翩飛 田園好風光
筑造“夢想家”電商基地
激活鄉村資源助力鄉村振興
三林村“萬鳥園”正不斷推動建設成果向經營成果轉變,而禹越鎮的另外一個“美麗鄉村”已然成為了培育農村電商、幫助年輕人實現創業夢想的沃土。
說起夏東村和電商的淵源可以追溯到2012年,當時創業青年陳云昌和幾個朋友接觸到食品生意,沒想到意外進入了電商領域,還創造了亞歷蒂斯食品專營店的“根據地”——云庫倉儲。
如今,夏東村從事電商銷售的村民有80多戶,涉及領域包括服裝、進口食品、圍巾、蠶絲被、農夫產品等,提供就業崗位400余個。
夏東村打造“電商第一村”
為了帶動更多的村民致富增收,2017年,夏東村投入30多萬元,依靠“黨建+電商”模式,在村里建起了“夢想家”電商基地。
“基地免費提供發展場地和一部分創業資金,同時對沒有經驗但有意向從事電商行業的青年給予技術指導,并定期邀請專家進行電商相關培訓,還和杭州亞歷蒂斯進出口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提供倉儲便利。”夏東村黨總支書記陳金木介紹道。
韓海英是土生土長的夏東村人,在淘寶上銷售圍巾已有兩年多的時間了,聽說村里成立了“夢想家”電商基地,抱著學習、交流的心態,她成為了第一批入駐的創業者。經過一年多的時間,韓海英的圍巾已經從單一的零售模式轉向市場銷售,“原來的零售形式雖然利潤可觀,但格局有限,今年開始決定跑市場,對接客戶,僅雙十一期間就銷售出了上千條圍巾。” 韓海英說,接下來,她還打算自產自銷童裝,自己找面料、定制樣式、形成產業。
據了解,目前已有6名青年電商入駐“夢想家”電商基地,除了免費為其提供的辦公、培訓、倉儲外,“夢想家”平臺還與周邊村莊實體店進行線上線下合作,形成夏東村服務業的特色亮點,力爭打造德清電商示范村。
胡國忠表示,鄉村振興,助民增收致富是關鍵,發展農村電商,一方面為更多的年輕人返鄉創業提供了機會和技術支撐,另一方面也拓寬了禹越當地農副產品的銷售渠道,突破了產業發展的瓶頸,激活了鄉村資源,形成了經濟發展新引擎。
共同參與 維護家園
凡注有"浙江環保新聞網"或電頭為"浙江環保新聞網"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環保新聞網",并保留"浙江環保新聞網"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