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港晚照 (胡美恩 攝)

東山桃園

鄉村旅游節慶人氣爆棚(張陸沁 攝)
奉化發揮山海資源優勢,以全域旅游引領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今年1-10月共接待游客1663.8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56.6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72%和18.45%。
布局“一核一帶三廊五組團”旅游產品。“旅游+城鎮化”,高品質推進中山公園等城市綠地建設,高水平推進城市主干道多彩化改造,基本建成主城區夜景照明體系,同時啟動鄉村景區化工程,將滕頭建設成為全球最美村莊,打造“禪修谷”為代表的全域旅游精品村。“旅游+文化”,著力推進雪竇名山禪養度假區等十大旅游集聚區建設,寧波濱海健康旅游小鎮、寧波灣濱海華僑城、“恒大生態旅游小鎮”等項目開工建設,并做好旅游與市場深度對接文章,打造奉化“新十景”“十大名菜”“十大名宿酒店”等系列產品,不斷提高全域旅游產品供給質量。
推進旅游品牌整體營銷,加快國際化戰略進程。推出統一城市品牌形象,依托央視等平臺推廣中國五大佛教名山、彌勒根本道場——雪竇山。在長三角、福建市場主打“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中國佛教五大名山”品牌;針對港澳臺、東南亞、“一帶一路”市場主推“蔣氏故里、彌勒圣地”品牌。挖掘特色創新營銷,持續舉辦水蜜桃文化節、彌勒文化節、“海峽兩岸文創論壇”、兩岸最浪漫的山地桃花馬拉松、亞太游釣艇及水上休閑展等旅游節事活動。
堅持改革創新,著力推進旅游治理體制機制創新。成立旅游發展委員會,并列為規委會辦公室成員,設立全域旅游專業咨詢組,建立區全域旅游建設領導小組;建立并完善區旅游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實行兼職旅游委副主任制度,下設項目聯審、規劃管理、綜合執法、統計考評和信用建設五個小組。成立奉化旅投公司,整合旅游發展資金3億元,建立旅游產業創新基金10億元。開展旅游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和旅游綜合保險試點工作,雪竇山風景區已成為我國第一個面積500平方米以上大中型餐飲企業自主參保商業性食責險的國家5A級景區。
寧海 推進“三全模式”,“靜城”盡是美
瀕臨港灣,接壤天臺、四明,山、海、林、湖、泉一應俱全。近年來,寧海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與自然稟賦,通過“全域治理、全景打造、全面創新”,深入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近五年來,寧海游客接待人次和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14%、22%,去年分別達到1188萬人次和131億元。
良好的生態是寧海最大的縣情、最大的優勢和最大的潛力。寧海堅持“生態立縣”不動搖,把生態建設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在全市率先開展“大森林、大景區”建設,啟動“三美”寧海建設,將“一個村作為一個景點、一個鄉鎮作為一個景區、整個縣域作為一個大景區”來建設,打造、提升了國家首條千里登山步道、交通部首條風景道以及城市精品線、“一縱一橫”鄉村精品線等6條主題風景線。目前,寧海擁有4A級景區3個,3A級景區3個。A級景區數量居全市第一。寧海正打響“景區升A”三年攻堅戰,力爭將森林溫泉度假區建成寧波第三個5A景區,推動形成以“一個5A、四個4A和五個3A”景區為代表的十大景區梯隊,實現東西南北中區域全覆蓋。
既要做深“旅游+”,又要做足“+旅游”。寧海連續多年舉辦“中國徐霞客開游節”,建成徐霞客大道、徐霞客古道、古城樓等一批休閑景點;設立徐霞客研究會、中國旅游日紀念館等一批文化載體,在全國率先倡議和開展徐霞客游線申報世界線性文化遺產工程。依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主題博物館;依托名人、名居、民俗資源實施“一鎮一品一節”工程。著力打造以精品民宿為支撐、多種業態為補充的鄉村旅游產品體系,形成溫泉民宿區、田園民宿區、濱海民宿區、古鎮民宿區四大板塊,推出民宿區域公共品牌“寧宿”。規劃打造省市縣三級特色小鎮體系,涌現出森林溫泉小鎮、智能汽車小鎮、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研發制造基地和展示觀光體驗示范基地等一批特點鮮明、產業帶動力強的鄉村旅游項目。
此外,寧海還大力創新旅游管理體制,將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列為“一把手工程”,在縱向上構建縣、度假區、鄉鎮、村“四位一體”管理體制,在橫向上強化部門聯動。創新旅游投入機制,建立旅游產業基金,成立全市首個縣級旅游投資集團公司。建立“6+X”旅游綜合執法機制,成立旅游聯合執法辦公室、旅游警察總隊、旅游巡回法庭等。
象山 深化“三美建設”,處處皆風景
象山緊緊依托海洋、生態、文化三大優勢,切實深化美麗縣城、美麗集鎮、美麗鄉村建設,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城鄉面貌顯著提升,旅游業融合、催化和集成作用逐漸顯現。2016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經濟收入分別達到1962萬人次和186.8億元。
堅持“項目為王”,象山加快旅游項目投資建設和招商引資力度,半邊山海景皇冠酒店、寧波工人療養院、象山影視城民國城、中國海影城“海上傳奇”、悅泉灣旅游綜合體、寧波楓康養生園、松蘭山觀光步道等項目相繼建成運營。目前全縣在建項目72個,總投資160億元;完成招商簽約項目17個,總投資290多億元。石浦鎮入選首批省級旅游風情小鎮創建名單,茅洋鄉入選省級旅游風情小鎮培育名單,象山星光影視小鎮入選第三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
加快發展鄉村旅游,引進鄉伴文旅、橡樹緣、途家、大樂之野等國內知名鄉村旅游品牌。簽約鄉伴文旅、建設儒雅洋精品民宿村和墻頭溪里方盆景主題鄉村復興項目,建成營業華翔·途家歡墅。出臺“政銀保”和大學生鄉村旅游創業貼息政策,支持返鄉青年和大學生創辦鄉村旅游項目,推出了沙塘靜灣、文麓雅苑、青籟、汐上、隨囍等一批本土精品特色民宿。成功創建A級景區村35個,其中3A級景區村6個;省市級農家樂特色村(集聚村)37個,星級經營戶87家。目前全縣18個鎮、鄉、街道建有民宿(農家樂)特色村,共有民宿531家,床位數10368張。
加大全域旅游品牌宣傳,全新推出旅游營銷新口號“嗨象山”、旅游IP新形象“象寶”和象山旅游新Logo。結合中國開漁節、象山海鮮節等各類節慶,組織系列旅游宣傳推廣活動。策劃舉辦全域旅游融媒體采風大會和“夜話象山”媒體交流會等活動,縣內縣外、線上線下,全方面、多層次、一體化宣傳營銷象山全域旅游。
優化旅游發展環境,設立全域旅游綜合執法辦公室,開展旅游市場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建立景區旅游服務質量監督站;建立全省首個“1+N”全域旅游目的地應急救援體系,設立寧波首個全域旅游綜合保險。
凡注有"浙江環保新聞網"或電頭為"浙江環保新聞網"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環保新聞網",并保留"浙江環保新聞網"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