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8月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婷)近年來,湖州市確立了建設全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市的目標,在全省率先實現了生活垃圾的零填埋、負增長、全分類、全處置。為了進一步提升湖州市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水平、為各區縣提供經驗分享交流的平臺,8月5日湖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推進會在德清縣正式召開。
湖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推進會
作為本次推進會的“東道主”,德清縣以獨特的易腐垃圾處理模式、垃圾分類智慧綜合體、生活垃圾智慧化監管系統等吸引了眾多目光。德清縣通過建強智慧大腦完善全域智控體系、深化智慧應用打造全程處置鏈條、創新智慧管理構建全員共治格局等途徑,打造“垃圾分類一張圖”,為垃圾精準分類提供直觀的分析輔助,實現小區投放準確率、收運效率、收運覆蓋面等的提升。
從數據上看,目前,德清縣垃圾收運效率較原先提升20%以上,城鄉垃圾分類收集覆蓋面達100%;全縣易腐垃圾實際日處理量已從30噸提升至180噸,其他垃圾實際日處理量從700噸減少至550噸。
“下一步,德清縣將對照‘湖州打造生活垃圾分類全國示范城市’的總目標,以全域數字化治理試驗區建設為引領,全力推動垃圾分類往細處分、往深處走、往實處落,確保走在前列、當好示范。”德清縣委副書記、縣長敖煜新說。
垃圾分類智慧綜合體 德清阜溪街道供圖
會議通報的近兩個月湖州市生活垃圾推進情況顯示,當前,湖州市各區縣各主體之間差距逐步縮小:一方面區縣發展逐于平衡,吳興區、南潯區及南太湖新區在居民小區“減桶并點”、標桿小區創建、易腐垃圾收集等工作力度明顯加大,長興縣、德清縣在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建制村覆蓋面、生活垃圾總量控制上處于全市領先水平,長興縣已建成年處置量為20萬噸的建筑垃圾處置項目,德清縣智能管理體系較為健全,已實現閉環式全流程監管,安吉縣回收利用體系較為健全,回收利用率高,源頭減量效果比較明顯;另一方面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提升明顯,黨政機關和行政事業單位整體保持較高水準,國有企業、教育系統整體都有明顯的提質增效。
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智慧大腦綜合管理平臺建設上,湖州市已實現垃圾分類全生命周期智能監管、區縣數據互聯共享。目前,湖州中心城市生活垃圾稱重系統提升改造項目已基本完成,共對22條易腐垃圾收運專線安裝稱重計量系統;全市已有29個鄉鎮實行整鎮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智慧化管理平臺建設,占比達43%;全市4座焚燒廠、4座餐廚垃圾處置中心均已安裝監控設備,并納入“垃圾分類智慧大腦”管理平臺中。
湖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賢龍表示:“圍繞爭當示范樣本的目標,湖州市還需打好‘五場大戰’——行業‘攻堅戰’、城市‘陣地戰’、農村‘提升戰’、管理‘信息戰’和基層‘全民戰’,發動各區縣、各行業、各環節各盡其責,實現全面發展。”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