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5月2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婷)近日,寧波市90家農貿市場接受了垃圾分類質量專項檢查,從專項檢查情況來看,絕大多數農貿市場基礎設施完善,都能配備四色垃圾桶,張貼垃圾分類基礎知識圖,分類收運體系健全,分類成效初步顯現。
據寧波市分類辦工作人員介紹,這次專項檢查依據現場綜合評分劃分出“四色榜單”,大于95分列入綠榜,90-95分列入藍榜,80-89列入黃榜,80以下列入紅榜。90家農貿市場中,綠榜15家、藍榜57家、黃榜11家,紅榜7家。
在“四色榜單”中位列第一的白沙菜場,菜場物業為了方便攤主與顧客投放垃圾,為每個攤位都配備了雙色垃圾桶。攤主們將相應的垃圾倒進了菜場配備的廚余垃圾桶里,當保潔員拖著大號廚余垃圾桶經過的時候,攤主就將桶里的廚余垃圾倒進了大號廚余垃圾桶。
寧波市分類辦供圖
此外,白沙菜場的垃圾房還安裝了一個廚余垃圾就地處理機,菜場每天產生的有機質投放進機器,經過生物菌24小時“消化”后變成了液體,再經過污水凈化系統的處理后達標排入城市的污水管網,大大降低了收運壓力。“殘渣率只有5%左右,我們定期安排清理并作為其他垃圾進行收運。”寧波市江北區分類辦負責人介紹。
記者從寧波市分類辦了解到,入圍綠榜的15家農貿市場在提升源頭分類質量上各有方法,源頭質量基本都有保障,但縱觀90家農貿市場的總體情況,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如部分經營戶分類意識薄弱,垃圾混投現象時有發生,不少農貿市場主要依賴保潔進行二次分揀,特別是被亮紅燈的農貿市場,普遍存在“臟亂差”,垃圾房設置不合理、歸集點衛生情況差、清潔點位未能實施雨污分離、桶身臟亂、蚊蟲滋生等問題較為普遍。
“農貿市場垃圾分類是整個分類體系重要的一環,且因主要是以可腐爛的有機質為主,經營戶也相對固定,一段時間的宣傳引導后效果容易顯現。對于7家被列入紅榜的單位,會督促他們盡快整改。”寧波市分類辦相關負責人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