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3月16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王妙春 記者 陳婷)近日,杭州市富陽區提出“抓緊時間做好‘美麗經濟’文章,乘勢而為推進人居環境提升工作”,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以環境提升行動為契機
精準“狙擊”生活垃圾投放頑疾
富陽區大源鎮今年大力開展“提升人居環境 共享健康大源”評比活動。其中,垃圾分類內容占到了30%分值比重。
“垃圾分類工作不做好,城鄉人居環境提升就無從談起。”大源鎮副鎮長馬昊初介紹道目前,大源鎮借創建省級衛生城市這一契機,將投放點從100個減少到13個,改變了居民投放垃圾的習慣,也改變了整個集鎮的環境衛生面貌。
如今的大源集鎮看不到污水,聞不到臭氣,道路整潔干凈,居民的生活環境上了一個新臺階。下一步,大源計劃徹底“消滅”集鎮所有垃圾投放點,各開放式小區居民生活垃圾由密閉式垃圾收運車定時定點分片收集,沿街400多家商鋪采用智慧化稱重系統上門收集,確保日產日清、垃圾不落地,進一步提升集鎮整體環境。
為了保住來之不易的“戰果”,大源組建一支督導隊伍進行常態化的“守桶督導”;依托評比活動,在15個行政村建立“紅黑榜”等機制,獎勵先進,鞭策后進。并強化以曝光促整改,變壓力為動力。
垃圾分類反哺美麗經濟
以優美環境激發民生幸福感
“垃圾分類做好了,古鎮風景更美麗;古鎮越美麗,我們就越受益。”龍門古鎮村民朱惠群開了一家民宿,整潔、美麗的庭院為她吸引了更多游客。2019年,他的民宿收益達到10余萬元。
如今意識到垃圾分類對環境提升的重要性,龍門鎮上各商家在招待游客的同時,還充當起了垃圾分類指導員,提醒游客正確分類、投放垃圾。當地商戶簡麗群說:“龍門旅游業發展得好,得利于垃圾分類工作做得細。如果古鎮垃圾滿天飛,是吸引不來游客的。”
眼下,龍門古鎮2500多戶村民每天產生的各類生活垃圾經過分類處理,都能做到日產日清。環境改善了,各式文旅經濟也隨之發展起來。2019年,古鎮累計接待游客30余萬人次。
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讓垃圾這一放錯了位置的資源“變廢為寶”,更能夠直接助力美麗經濟。近年來,洞橋鎮持續深入地推行“源頭分類+上門收集+每日清運”的農村垃圾分類模式,目前全鎮月均產生140余噸易腐垃圾,運至資源站進行處理后每月產出7噸有機肥,全部返還農戶用于蔬菜、花木施肥,從而進一步促進了當地觀光農業、采摘農業的發展。
作為浙江省4A級的常綠鎮,積極探索垃圾分類“撤桶并點”工作并取得成效,大量原來的垃圾投放點位空置。后經規劃,這些點位從臭烘烘的視覺“污點”,變成了賞心悅目的綠植種植區。
以垃圾分類之名
提升人居環境活動“遍地開花”
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推進人居環境提升,書寫“美麗經濟”文章,各鄉鎮(街道)紛紛亮出了“金點子”,各種點面結合、重點突出的優良舉措“遍地開花”。
春建鄉開展“清潔家園 文明春建”環境衛生大比武活動,以“一路一溪一庭院”為內容,對各村主干道兩側、溪道及兩岸、示范戶開展重點評查,并發動330余人,開展環境集中整治攻堅行動6次,開展庭院美化和垃圾分類上門宣傳活動25次。
鹿山街道山水社區與轄區商戶聯合推出“疫情防控不松懈 垃圾分類我接龍”合作推廣活動,號召大家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一以貫之堅持垃圾分類,并通過小區業主微信群、公眾號等渠道廣泛推廣,為居民營造更安全、舒適的宜居環境。
永昌鎮各行政村重啟“姐妹懇談會”,在向村民宣傳垃圾分類的同時,推進美麗庭院、垃圾分類“紅黃綠”三色“轉碼行動”,創建美麗庭院“美麗碼”及垃圾分類“文明碼”,引導村民自主參與整治,繼續做深做實美麗環境文章,為美麗經濟發展扮靚底色。
環山鄉發動環境衛生志愿服務隊進村入戶,發放垃圾分類宣傳資料,引導村民在疫情期間宅家的日子里對房前屋后“掃干凈、堆整齊、騰空間,創美麗”,通過垃圾分類、種花種草,只待在花開的季節,喜迎八方來客。
胥口鎮近日將三八婦女節過成了勞動節,組織胥口巾幗志愿隊給“最美庭院戶”“垃圾分類示范戶”獎勵“和胥大禮包”,進一步激發農戶參與環境提升、垃圾分類熱情。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