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9月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仲瑤卿 通訊員 沈國良)“我村通過規范村集體資產資源發包租賃,新增租金收入22.97萬元,而原來總租金收入才11.23萬元,這一下等于翻了個倍。”德清縣禹越鎮三林村黨總支書記沈炳奎興奮地告訴記者。
三林村萬鳥園
這是德清縣禹越鎮全面開展農村集體“三資”(農村集體資金、農村集體資產和農村集體資源)盤活利用工作,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成果之一。為了科學合理提高“三資”使用效率,禹越鎮以深化農村改革委動力,按照“陽光操作、收益最大化”原則,開展了“村集體’三資’規范年”活動,由鎮“三資”管理服務中心督促各村完成村資產資源登記造冊,并同步啟動閑置低效利用資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活動自開展以來,禹越鎮10個村共盤活資產資源155處,調整低效低價合同88份,新簽合同22份,新增租金收入106.1萬元,增長31.21%。在完成資產資源全面梳理的基礎上,實施村集體資金競爭性存放工作。通過競爭性存放,各村又增加利息收入28.09萬元。
“我鎮專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村級集體資產資源發包及租賃的若干意見》,對集體資產資源發包及租賃提出嚴格要求,特別是給出了發包及租賃的指導性價格,防止低效低價處置。如規定集體非農業用地每畝年租金不得低于8000元,地理位置較好的不得低于10000元。鎮紀委和鎮“三資”管理服務中心還開展了專項檢查,確保制度落地。”禹越鎮農業副鎮長費貴洪介紹道。
下一步,禹越鎮將進一步延伸開展組級財務規范化工作,推進清廉鄉村建設不斷向縱深發展。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