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原創 正文

新昌:碧水藍天綠滿城 美麗山城入畫來

發布時間:2019-07-04 16:04:28 來源: 浙江在線 記者 陳秋杰 通訊員 朱智翔 俞帥鋒

  編者按:近日,生態環境部同意浙江生態省建設試點通過驗收。為全面展現浙江省生態省建設成效,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特推出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專欄,深入展示浙江省11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和5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生態文明建設典型經驗。

  浙江在線7月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秋杰 通訊員 朱智翔 俞帥鋒)盛夏,浙東新昌,山水與田園間此時郁郁蔥蔥,四處洋溢著生機。與之映襯的,還有觸目可及的藍天白云,漫山遍野的墨綠,潺潺流動的清水,勾勒出一幅迷人的田園山水畫卷,散發著無窮的魅力。

  從2007年前省級環境保護重點監管區,到2016年成為紹興首個國家生態縣,再到2017年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2018年居全國“兩山”發展百強縣第九。近年來,紹興市新昌縣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協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遍地花“香”。

  推進環境整治,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新昌江,新昌的“母親河”。站在新昌江的七星大橋上,俯望浩浩蕩蕩的新昌江,清澈的江面上空氣清新,白鷺不時從江面飛過,一派勃勃生機。

  然而在10多年前,新昌江完全不是現在這個景象。因為河水又黑又臭,水質達到劣五類水,新昌江被人們稱作“敬而遠之的母親河”,甚至有人戲謔地稱其為“黑龍江”。

  2005年開始,新昌對新昌江流域環境污染展開整治,并啟用新的污水處理廠,對污水進行集中處理,對沿岸污染企業通過轉、遷、并等手段,倒逼企業轉型升級,關停40多家小的醫藥化工企業,到2007年,隨著新昌摘掉了“省級環境保護重點監管區”的“黑帽子”,新昌江的水也越來越清。

  “現在的新昌江水質基本達到二類水標準,非常清澈,常作為游泳比賽的場地來使用。”紹興市生態環境局新昌分局相關負責人說,不僅縣城里的大江大河清澈了,而且流經鄉村的小溪小渠也越來越干凈。

  在新昌縣鏡嶺鎮樓基村,記者看到村口的雙溪江,水清岸美,一旁散步閑坐的村民絡繹不絕。溪邊村舍屋宅林立,雙溪江如何能做到碧波粼粼,村民每天的生活廢水不排到溪里,又是往哪排?答案就是截污納管、集中收集處理。

  據了解,樓基村投入100萬元,建設5000多米管網,把村民家里的污水都匯聚到輸送到污水處理池進行集中處理。通過隔油池、厭氧池、曝氣池、沉淀池、過濾池等多道工序處理的污水,不僅達標排放,而且還可用來灌溉農田。

  大河清清小河凈,只是新昌環境整治帶來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的一個側面。近年來,新昌全面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推進重點行業整治,持續開展綜合治理,共建成城市污水處理廠1座和集鎮生活污水處理廠(設施)10座,做到16個鄉鎮(街道)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3%,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建制村比率、城鄉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無害化處理率、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村莊環境綜合整治率、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五個100%。

  隨之而來,新昌出境斷面水質連年考核優秀,空氣環境質量保持全市最優,森林覆蓋率常年在65%以上,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I)79.2,連續多年為優。

  轉變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生態經濟

  新昌江畔,京新藥業研發基地。與一排排灰白基調的廠房相比,橙色外墻的202車間格外惹眼。

  這是京新藥業建成的第一個成品藥車間,標志著公司從高污染、高消耗的原料藥生產,向高效益、“零污染”的成品藥生產轉型。基地工作人員說:“在成品藥車間,除了清洗設備時偶爾產生少量廢水,生產過程不會產生污水和廢氣。”

  從原料藥到成品藥,兩字之差,對新昌來說卻意義深遠。

  曾經,原料藥醫化產業在新昌工業中最高占比達到60%,在給當地帶來豐厚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帶來嚴重的空氣和水環境污染。

利用廢棄石礦打造而成的雙林石窟、般若谷.jpg

利用廢棄石礦打造而成的雙林石窟、般若谷

  痛定思痛,從2003年開始,新昌確定“與人協調、與環境協調”的新發展思路,制定實施《新昌江流域環境污染整治方案》,在關停、搬遷污染嚴重的醫藥化工企業的同時,治理范圍擴大到電鍍、印染、機械、軸承等眾多產業,并制定苛刻的企業入駐標準,拒絕多個高污染、高能耗項目落地。

  收緊生態約束后,新昌的發展步伐不僅沒被拖慢,反而加速了一批優質實體企業崛起,產業結構走向優化升級。

  2007年6月底,浙江恒鷹動力收購美國ACT公司,其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葉片項目在新昌開工。此前,新昌已經集聚了日發航空、萬豐航空等一批航空裝備制造企業。航空產業異軍突起,這是近年來新昌“產業高端化”的一張剪影。

  現在,新昌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產業占工業總產值比重已達80%以上。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超3倍,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比從2012年的三層多增長到現在的近一半。

  類似這樣的重環保、促轉型、高端化的企業比比皆是。2018年,新昌新增“萬元畝產”面積12470畝、單位能耗工業增加值2.42萬元/噸標準煤、單位排污工業增加值968.89萬元/噸,新產品產值率51.1%。新昌發展方式正由要素驅動全面轉向創新驅動,生態環境的承載力越來越強。

  一直以制造業唱主角的新昌經濟,也在綠水青山中,展開了新的產業畫卷。以旅游業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業態不斷升級。十九峰跑馬場、韓妃江·安嵐度假酒店等高端旅游項目相繼落地。10多年來,全縣旅游總收入增長超5倍。

  此外,農業特色化也日益顯現。良好的生態讓新昌的12萬畝茶園煥發活力,大佛龍井品牌價值達到34.9億元,茶葉產業年收入23億元。目前,新昌縣18萬人從事茶葉產業,茶葉收入占農民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

  持續開拓創新,不斷完善生態制度

  聚沙成塔,匯涓成溪。新昌縣沙溪鎮地處新昌東部,境內沙溪江、真詔江、雪溪江三江環繞,又在欽寸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治水、護水成了沙溪人的頭等大事。

欽寸水庫—浙東引水與水資源配置及曹娥江防洪治理的重要工程.jpg

欽寸水庫—浙東引水與水資源配置及曹娥江防洪治理的重要工程

  開拓創新,訂制度、建機制,則是沙溪治水、護水的一把利器。沙溪把水質監管作為治水工作保持長效的保證,將群眾監督看作工作的清醒劑和動力。嚴格落實河湖長制,配套實施“河道認養制”“河道警長制”等一系列制度,對每一條小河、小溪、小池塘、小水溝、小渠道等小微水體,都按照要求設立河湖長,規定鎮級河湖長每周巡查河道一次、村級河湖長每周巡查兩次。

  2017年開始,沙溪鎮又制訂出臺了《“三治一提升”長效考核辦法》,即通過對治臟、治亂、治臭和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的常態化考核,提高各村環境整治經費保障,并在開展“治水督查競賽活動”的基礎上,結合“沙溪紅”主題黨日活動,在每月5日組織“全民清潔日”,積極營造黨員帶頭、群眾參與護水行動的氛圍。

  在制度的驅動下,沙溪打出了科學化設計、專業化施工、一體化監督、長效化管理的治水、護水組合拳,先后被授予省“治水美鎮·浙江樣本”、市“清水河道示范鄉鎮”等多項榮譽。

  “目前,我鎮水質平均指標始終保持Ⅰ類水標準,在新昌乃至紹興名列前茅。”沙溪鎮政府有關負責人說。

  沙溪用制度創新驅動治水護水,只是新昌不斷完善生態制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縮影。

  近年來,新昌進一步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創新出臺《新昌縣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辦法》,明確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違背科學發展和綠色發展要求、造成生態環境和資源嚴重破壞的,責任人不論是否已調離、輪崗、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須嚴格追責;出臺《新昌縣生態補償資金轉移支付試行辦法》,對16個鄉鎮(街道)進行了生態績效評價考核,2018年分配資金總額1000萬元;成立公安局駐環保局工作聯絡室、檢察院駐環保局的檢察官辦公室和環境執法與司法協調聯動辦公室,形成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

  城美民富業興,繪就“美好生活”畫卷

  新昌水清了、景美了,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趕來、留下……

  幾年前,長年在外打工的盛選苗把家重新安在了新昌,如同新昌江上的白鷺一般,離開多年后又歸來,“不準備走了。”留下來的盛選苗就職于“萬豐奧特”,收入比原來在外企還高,他說不清楚這些變化背后的原因,只是明顯感到,環境好了,工作好了,生活好了。

  和盛選苗一樣,鏡嶺鎮安山村小店主丁永峰也深深地感受到現在不僅環境更優美,生活也更好了。

浙江省最美賞花勝地、花海氧吧——小將鎮烏泥崗.jpg

浙江最美賞花勝地、花海氧吧——小將鎮烏泥崗

  “不僅在家門口就能賣掉茶葉,每斤還要比茶葉市場增加50元到100元的收益,村民們既方便又實惠。”近日,丁永峰一邊從客戶手中接過茶葉款,一邊笑著說。

  幾年前安山村還是垃圾圍村,自從開展治臟、治亂、治臭和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的“三治一提升”專項行動后,安山實現了大變樣。如今沿著青石板路走在村中,可見分類垃圾桶沿路擺放,房前屋后的“茅坑”也被改造為小花池……每到周末或節假日,來該村走安山古道徒步健身和沿線村莊休閑旅游的游客呈直線式增長。

  安山村,鏡嶺鎮深入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代表。2018年9月26日,鏡嶺鎮受邀在聯合國“地球衛士獎”頒獎典禮上向全世界展示“千萬工程”的“鏡嶺方案”,分享新昌人的美好生活。

  現在,生態文明建設正成為新昌人生活幸福指數的增長點,帶來人心的凝聚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讓人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情。10多年來,新昌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近2倍;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至原來的2倍和3倍以上。不僅片石塊磚都成了化腐朽為神奇的寶貝,而且土里土氣的農村也能搞旅游賺錢。

  “環境好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數也高了。生活在這樣的地方,我的感覺就是幸福。”新昌市民葛大伯感嘆道。

標簽:生態文明;整治;浙江;國家生態文明;治水;綠水青山;生態省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