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原創 正文

厚植生態底色 助力鄉村振興 德清新安奏響綠色發展新樂章

發布時間:2018-06-29 12:13:39 來源:浙江在線 記者 仲瑤卿

  浙江在線6月2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仲瑤卿)新安,位于德清縣東部,毗鄰杭州余杭區。得天獨厚的經濟地理位置、歷史悠久的文化特色、近乎于執著的生態堅守,讓這個獨具水鄉魅力的小城在日益發展中,逐漸蛻變為杭嘉湖平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鄉村變景點 打造詩意棲居地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如何在改善環境的同時,帶給百姓更多獲得感?如何在建設景觀節點的同時,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新安鎮提出以“全域美麗、全民受益”為目標,著力推進美麗鄉村提升建設。

  百富兜村,是第八個“浙江生態日”暨第三屆浙江省生態音樂節的主場地,盛夏時分,漫步村中, 一幅“西塞山前白鷺飛”般的水墨畫卷徐徐展現在眼前:朱家漾水清岸綠,漾中小島白鷺成群,沿岸的植被葳蕤繁茂,香樟長廊、茅草涼亭、木質棧道盡顯自然生態。

QQ圖片20180629120826.png

  朱家漾水清岸綠

  “我們村和余杭交界,村莊美不美,可是直接關系到鄰居對德清的第一印象。為了突出百富兜的特色,在建設改造中,圍繞朱家漾打造休閑觀光帶,依水造勢,以島為景,在保留鄉村田園風光的同時,增加漫步道、親水平臺等設施供村民日常休閑娛樂。”百富兜村村書記金妙介紹道。

  在近年來的建設改造中,百富兜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先后獲得了“浙江省森林村莊”、“湖州市市級生態村”、“和美家園建設精品村”等榮譽稱號。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最近被一位來自上海的老板“相中”,打算在此規劃發展旅游項目。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了百富兜鄉村振興的支撐點,為其后續發展和村民的致富增收帶來更多機遇。

  據悉,截至2017年年底,新安鎮共完成百富兜精品示范村和下舍、勾里、舍西、孫家橋4個村美麗鄉村提升村建設,成功創建百富兜和舍北兩個A級景區村莊。“全域美麗、城鄉一體、鄉風文明、生活美好”的格局已初具雛形。“接下來,將加速推進舍北精致小村、新橋精品示范村建設,通過實施村莊景區化改造、產業景區化提升,設施旅游化配置發展美麗經濟,推動產村融合發展,加速推進全域美麗。”新安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陳楊名表示。

QQ圖片20180629120835.png

  第八個“浙江生態日”暨第三屆浙江省生態音樂節主場地——百富兜村

  剿劣促轉型 繪美山居田園圖

  青蝦養殖,一直是新安鎮的支柱型產業,伴隨著全省“剿滅劣V類水”攻堅戰的打響,養殖尾水直排河道,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問題正逐漸凸顯出來。為了不讓污水流入河道,打造生態、美麗河湖,德清縣在全省率先開展全縣域漁業養殖尾水治理工作,通過兩壩四池(兩道過濾壩及沉淀池、曝氣池、生物凈化池、潔水池),實現循環利用。

  走進新橋村的壩郎漁業養殖尾水處理示范點,河面上的生態浮島和增氧曝氣裝置完美融合,猶如公園景觀湖泊中的小噴泉,美觀與實用兼具。

  “新橋村是新安鎮‘水精靈青蝦’養殖的示范基地,村民養殖‘水精靈青蝦’2570畝,占種養殖整體面積的80.69%”。”新安鎮農辦主任蔡新民向記者介紹道,為了進一步改善青蝦養殖尾水治理效果,立足于原有設施的基礎上,利用東八斗港進行二次處理,這個處理點共涉及治理面積502畝,養殖戶23戶,可以達到三類水以上排放標準。

QQ圖片20180629120842.png

  壩郎漁業養殖尾水處理示范點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從養殖池塘流出的尾水首先經前道處理(原尾水處理點)后,流入生態渠道進入東八斗港,通過曝氣池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然后流經過濾壩進入生物凈化池,在水生植物、魚、蚌、螺等作用下,降低水體中氨氮、總磷含量,改善水質,隨后再一次通過過濾壩進入潔水池后,或循環利用或匯入河道。

  與此同時,針對青蝦養殖戶小而散的特點,該鎮分類采取規模場自治和散戶連片養殖集中式治理兩種形式,目前共建成青蝦養殖尾水處理點365個,示范點13個,有效緩解了夏季高溫天氣藍藻爆發的情況。

  伴隨著養殖水質的改善、養殖結構的優化,養殖戶也嘗到了增收的甜頭,據統計,新安鎮共有青蝦養殖面積22487畝,占種養殖面積的70.27%,年產值已超過2億元。

  致富新模式 美麗經濟如花開

  從空中俯看舍北村,許多村民屋頂都安裝了光伏發電設備,青黑色的電板在太陽的照射下閃閃發亮,為這個置身于綠水青山間的美麗鄉村增添了一份現代化的科技感。

  近年來,新安鎮大力推進家庭屋頂光伏工程,采用“全電上網”的模式將村民屋頂光伏所發的清潔電能全部并入當地電網。

QQ圖片20180629120848.png

  新安鎮鄉村屋頂光伏助力村民增收

  說起村里的光伏發電,舍北村黨總支副書記沈琦給記者算了筆賬:“按照合同,一塊電板的租金現是40元,十年之后租金可達到60元一塊,一般村民家可安置20塊,平均每年可增加收入1000元。”此外,他還告訴記者,目前舍北村已經有100戶農戶完成安裝,年發電量在500千瓦左右,每年能為村集體經濟創收50余萬元。

  據統計,截至到2018年6月底,新安鎮家庭屋頂光伏設備達2000戶,裝機容量10兆千瓦時以上。

  “光伏發電不占用土地,不占用村民的勞動時間,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是名副其實的‘綠色致富’模式。”陳楊名表示,接下來新安鎮將持續擴大光伏發電工程覆蓋面,壯大農村經濟實力,百姓坐享“陽光收入”。

標簽:生態;新安鎮;青蝦;鄉村;養殖;德清縣;村民;光伏發電;水處理;屋頂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