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成立“碧水聯盟”團隊,常態化開展愛水護河志愿活動。
馬園軍攝
輕點鼠標,打開網頁,屏幕上就會顯示浙江嵊州市21個鄉鎮(街道)的河道、水庫、山塘以及河長分布等各項信息;點擊任意一個水庫,就會顯示這個水庫的位置,建成時間,大壩的高度、長度、類型、水域面積以及水庫的湖長等基本信息;點擊一條河道,就會顯示這條河道的起點、終點、河道長度、水域面積以及河道的河長等基本信息……這是浙江省嵊州市今年剛剛建成的智慧河湖管理平臺。
24小時可視化監控
嵊州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河湖庫塘數量眾多,全市有1017條河道、141座水庫、594座山塘,河湖庫塘管理的任務十分艱巨。為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近年來,嵊州市以“河(湖)長制”管理為抓手,依托“智慧嵊州”建設,積極引入大數據、物聯網、移動應用等先進技術和理念,將治水工作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全面推行河道APP管理系統,對每一條河道制訂“一河一策”整治措施,并上傳至河長APP實現電子化存檔,及時更新河湖基礎信息數據庫,河長履職實現巡河軌跡實時化、巡河記錄可追溯、巡河日志電子化,實現了信息化管人、智能化管河的長效管理。
2018年,嵊州對剡溪江、澄潭江、長樂江、新昌江、黃澤江等5條主要河道市區河段及52座重點山塘水庫布設了100多個視頻監控點,為河道裝上了“天眼”,實現了河道24小時可視化監控目標,通過對河道與湖庫安裝視頻監控系統“遠程操控”,不僅便于監測水情,提高河道巡河效率,還提高了打擊河道非法排污等行為的力度。
建成河湖管理一張圖
作為浙江省首批“河長制河湖管護工作示范縣”,嵊州今年又投資300多萬元,對全市范圍內所有河道、水庫、山塘、池塘、湖泊等水域現狀進行全面調查復核,形成了涵蓋河道、水利工程、水質等基礎信息的嵊州市河湖管理一張圖數據庫。
“有了這個管理平臺,我們水利局的每一個工作人員、每一個鄉鎮(街道)的河湖長,都能夠很清楚地知道河湖庫塘的‘家底’,對面上的情況有了全面系統的了解,同時只要在河道、湖泊的附近定位,該河道、湖泊的相關信息就能一目了然,在進行項目規劃、報批時,能夠快速提供決策依據,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將治水做到了精細化管理。”嵊州市水利局治水辦(河長辦)主任邢明介紹。
此外,嵊州積極推進水質自動監測網絡建設,目前已在長樂江、新昌江、澄潭江、黃澤江等主要河道建成水質自動監測站并投入使用,全天候自動監測目標水域pH值、溶解氧、氨氮、高錳酸鹽指數、總磷等多項指標,基本實現紹興市級考核斷面、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以及市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自動監測全覆蓋,提高了全市重要斷面的水質預警監測能力。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