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長纖塘畔,柳絲時而輕拂臉頰、時而輕輕掠過頭肩,河面上波光粼粼,柳樹倒影在河中……長纖塘也叫長纖路,開鑿自唐代,寬闊的塘河流經城東,東連嘉善達上海,西接運河、長水塘到嘉興、杭州,自古以來就是東西交通的水上大動脈,是嘉興城東出城口,如今的長纖塘雖沒有了曾經的熱鬧,卻靜得別有一番意境。
但其實就在幾年前,這里還是另一番破敗的光景。嘉興城市大包圍工程建成后,一座三店塘水閘把長纖塘攔在了內城區。除了河邊企業偶有大型貨船進出,長纖塘沒有了當年古纖道時千帆過盡的繁華。寂靜的長纖塘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成為河邊老街居民生活污水和企業生產污水的直排垃圾場。由于長纖塘是市區河水換水的主要通道,每月兩次換水帶來大量老城區污水,讓原本就匯聚了蘇州塘、六里長涇、烏橋港等大大小小7條河流的長纖塘如同城市“下水道”一般。2012年,嘉興市環境監測站的水質監測顯示,長纖塘交接斷面水質為劣Ⅴ類。隨著我市“五水共治”“美麗河湖”等工作的推進,長纖塘的水質發生了質的轉變。目前,長纖塘交接斷面水質已穩定在Ⅳ類水。
目前,茶園港、顏馬浜、陶家浜、長纖塘“美麗河湖”已完成規劃方案設計并開工建設。長纖塘的治理只是經開區推動“美麗河湖”建設、高質量推進“五水共治”工作的一個縮影。根據經開區93條河長制河道監測數據看,經開區整體水質以Ⅲ類、Ⅳ類水為主,今年1至9月達到Ⅲ類40條,占43%,Ⅲ類、Ⅳ類水占比80%。
根據省、市“美麗河湖”建設實施方案,經開區還制定了《全區美麗河湖建設實施方案(2018-2022年)》。根據省、市工作安排,2018年,經開區“美麗河湖”將重點建設茶園港水系、新七一港、蘇州塘-穆湖溪、長纖塘、蔣水港共5條河道,同時積極推動河道的治水項目建設。目前長纖塘清淤工程和公園建設已經完工;蔣水港、戚家北港(與蔣水港相通)等河道生態治理項目也已基本完成;茶園港水系“美麗河湖”景觀工程,新七一港、橫涇港(與新七一港相通)及其支河景觀提升項目正在加緊實施。
水清了,岸美了,城市河道的文化服務功能也得跟上。
形態各異的太湖石精致地點綴在茶樓前的河邊,青磚鋪設的幽幽小路多了一份江南園林的古韻。園內西側,用竹籬圍住的茶園顯得異常靜謐,近百棵茶樹緊挨在一起。來到以古茶文化展示為特色的茶園港水系遺產文化走廊的章氏茶園,一幅生動的古茶園美景圖呈現在眼前。
雖然只是個平常的小小茶園,但它有著300多年的歷史。據介紹,清朝初年,塘匯顏馬浜有一位品學兼優的章先生,為紹興一私塾慕名相邀,在那里任教多年,深得當地村民和學生的尊敬。年老還鄉時,學生也功成名就,問他需要何種物品,先生答道:“鐘愛貴地之茶也。”為感謝先生厚德,學生以山地茶樹敬贈,并設法用紹興農船連樹帶土運到章家,移植在顏馬浜,前后經歷了三年時間,終使茶園小具規模,成了現在的章氏茶園。
這條遺產文化走廊為附近居民提供了一個古茶文化賞析、鄉土文化體驗、休憩娛樂的場所。而目前一、二、三期已經投入使用,四期還在建設中的長纖塘公園則起著水生態展示、濕地生態觀光、休憩娛樂的功能。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