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這條河又黑又臭,垃圾隨處可見。現在大變樣了,不但河水變清了,連魚也多了。”說起天臺福溪街道長湖坑河道的“脫胎換骨”,家住附近的村民無不拍手點贊。
長湖坑發源于福溪街道西南端,全長3.57公里。黨建引領多維度“三三”治理模式是長湖坑治水的秘訣,即實施生態補水、肥藥雙控、養殖減污等“三大工程”,堅持工程截污、疏浚清污、拆違去污等“三個強化”,聚焦生態吸污能力、方案規劃質量、長效管理水平等“三個提升”。同時,該街道還探索建立了“坑長+村民+第三方”常態化運管機制,由黨員擔任十米“坑長”,村干部、臨水商戶分區域包干護水,形成了“坑長巡查,專業公司維護,政府適當經費補助”多方協同的治水局面。該河道治理模式也上榜了臺州市“找尋查挖”專項行動典型案例。
據悉,福溪街道現有14條河道,以500米為服務半徑共選聘了53名黨員干部擔任“坑長”“河湖長”,形成了“黨建+治水”模式,實現常態化運維、精細化管理、全方位履職,不斷提升河湖“美麗指數”。
為推動片區水景觀串點成線、連片成景,福溪街道還實行黨建聯建、片區組團,完成天臺始豐溪治理工程(福溪段)建設,開發始豐溪畔綠道、景觀等資源要素,暢通了沿岸村民的共富之路,各村集體平均年收入超過10萬元。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