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紹興市7部門聯合印發了浙江省首項“飛灰資源化利用項目”扶持激勵政策。
據統計,2022年,紹興市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產生量近10萬噸,占全市危險廢物產生量的20%左右。目前,飛灰的主要處置方式是螯合固化后進行填埋。
紹興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紹興市雖然按要求對飛灰實施專場專區衛生填埋,但從長遠來看,飛灰填埋依然存在滲濾液長期排放、占用土地資源等問題,甚至存在污染地下水的風險。”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2021年,紹興市產生的危險廢物約1/3以填埋方式處置,而填埋的危險廢物中又有約2/3是生活垃圾和危險廢物焚燒飛灰。2022年10月,《浙江省危險廢物“趨零填埋”三年攻堅行動方案》(浙環函〔2022〕243號)明確,到2025年,紹興市危險廢物填埋比要控制在5%以內,任務非常艱巨。顯然,飛灰資源化利用已成為實現危險廢物“趨零填埋”的關鍵。
在這種背景下,紹興市生態環境局會同市發改、經信、財政等7部門,出臺了全省首份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扶持激勵政策,即《關于紹興市飛灰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扶持激勵政策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為推進飛灰資源化利用項目落地、加快實現危險廢物“趨零填埋”打下堅實基礎。
從事固體廢棄物焚燒處置和資源綜合利用的紹興市清能環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能環保)經理王烽告訴本報記者:“作為一家生活垃圾和工業垃圾協同處置的企業,飛灰處置一直是困擾企業發展、影響經濟效益的問題。扶持政策出臺后將逐步提高焚燒廠的規模效應和綜合實力,兼顧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2022年,清能環保處置生活垃圾13.1萬噸、工業垃圾9.3萬噸,產生原灰6916噸,經螯合后填埋灰達9022噸。為保證飛灰安全填埋,在填埋前必須進行化學藥劑螯合固化,經檢測重金屬等指標合格后予以填埋。清能公司第一階段配套飛灰填埋場建設用地35畝,后期規劃飛灰填埋場建設用地120畝。填埋場土地成本、建設成本及運行成本折算成處置成本約750元/噸,垃圾飛灰資源化利用可大幅節省土地資源,降低處置成本。此外,垃圾飛灰在進行化學藥劑鰲合固化、填埋過程中,作業工藝繁瑣、流程復雜,涉及機械作業頻繁且自動化、流水線程度較低,作業過程中安全風險較大,集中資源化利用能大大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紹興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指導意見》按照‘優質高效、先進適用、安全穩定、清潔美麗’原則,對飛灰資源化利用項目推出‘一攬子’扶持激勵政策,包括項目落地獎勵、用地供應保障、排污指標保障、能耗指標保障、財政價格補貼、金融政策扶持、投資基金扶持、國企股權扶持等。”
在項目落地獎勵方面,列入紹興市“循環經濟850工程建設計劃”并驗收通過的示范項目,可按實際設備投資額的8%予以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當年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認定綠色企業(工廠、產品、園區、供應鏈、綠色設計示范等)的,當年獲得省級節水型企業稱號的,以及當年通過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都可分別給予一定金額的獎勵。
在用地供應保障方面,相關項目列入省級生態環境領域重大項目清單或市級以上重點項目計劃的,可優先保障項目用地。
在排污指標保障方面,相關項目列入省級生態環境領域重大項目清單或市級以上重點項目計劃的,屬地政府可利用儲備排污指標保障項目所需新增相關指標。
此外,《指導意見》明確,屬地要加大相關項目金融政策支持力度,鼓勵項目申報中長期、設備更新改造等項目貸款,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支持力度;金融機構要加大相關項目信貸力度;各地財政可予以一定的貼息支持。
紹興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扶持政策的出臺,可助推飛灰資源化項目落地,提升危險廢物資源化利用水平,實現危險廢物“趨零填埋”目標,切實防范環境安全隱患。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