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管12123” APP上開通了學法減分活動,通過學法積分可以抵扣違章扣分,不少人可能都體驗過。那么學環保法積分,并且還能抵扣罰款,您見過嗎?
近期,浙江省杭州市生態環境局出臺優化營商環境助企紓困解難的若干舉措,其中一項為學法積分200分以上的企業,若涉及違法可給予法定最高罰款額度1%—5%的從輕處罰。
生態環境領域學法積分抵扣環境違法罰款屬于創新之舉,也是效果明顯的實招。其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較好地破解了排污單位學法積極性不高的難題,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提高區域內排污單位學法的積極性,推動排污單位清楚知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和違法后果,從而減少主觀導致的違法違規行為。間接的影響是有溫度的普法執法,能夠有效打動排污單位的“心”,讓其在作出相關決策時能夠更加充分地考慮到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因素,從而帶動企業整體生態環保水平的提高。長遠的影響是學法積分不單只有排污單位受影響,普法積分也會影響到每一名工人,以及通過傳遞效應,不斷影響工人的親屬朋友,讓大家加深對生態環保的認識,從而拉動區域生態環境意識的提升。如此創新,可謂一舉三得。
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強調,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隨著時代進步不斷發展的開創性事業,要求持續加大技術、政策、管理創新力度。杭州市學法積分模式是管理創新,也是政策創新,值得相關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學習借鑒。
可以學模式。杭州市的創新之舉,模式新穎,而且操作相對簡單,風險總體可控,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可以結合區域特征,借鑒杭州模式推廣學法積分模式。當然,推廣的同時也要加大普法宣傳力度,下功夫做實學法過程和成果,引導企業認真學法,不能蜻蜓點水,不能為了積分而導致學法走過場。
更值得學理念。杭州市學法積分抵扣環境違法罰款創新之舉是原則性、靈活性、科學性有機融合的案例,打破了目標式、指標式的工作方式,站在群眾角度思考問題并確定對策,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當前,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難題難關依然不少,在遵守法律法規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各地生態環境部門可以借鑒學習杭州這種遇到難題敢于創新、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思維。同時,堅持始終站在人民立場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理念,用群眾易于接受的方式贏得支持,推動生態環境共建共享。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