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生態環境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司長黃小贈出席發布會,介紹我國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并共同回答了記者提問。
劉友賓介紹,日前,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總結2022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分析當前面臨形勢,安排部署了今年生態環境部要全力抓好的七大重點任務。目前,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全部向社會公開,正在積極有序推進整改工作。《“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已正式印發,生態環境部將會同各相關部門,抓緊制修訂相關配套法規標準,推動形成寧靜和諧的文明意識和社會氛圍。2022年生態環境部門不斷彰顯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的力度與溫度,全年共下達行政處罰決定9.10萬個,累計罰款76.72億元;4.49萬家企業納入了正面清單,發揮了正面激勵作用。2023年“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先進典型宣傳推選活動部署開展,推選結果將在2023年六五環境日期間向社會公布。
黃小贈表示,2022年水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的明顯成效。一是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印發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方案、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等,推動黃河保護法出臺。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等一系列工作穩步推進。二是健全水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立健全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推進排污口管理改革。印發美麗河湖、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參考指標,發布首批優秀案例。修訂完善流域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工作規則,提高監管效能。2022年,全國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目標順利完成,國家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為87.9%,同比上升3.0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0.7%,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總量同比分別降低3.7%、5.5%。
有記者問到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方案的有關問題,黃小贈表示,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及地方認真組織實施,強化協調調度,扎實推動攻堅戰各項任務取得成效。長江干流連續3年全線達到Ⅱ類水質,長江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認真貫徹長江保護法,以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為工作方針,全面落實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要求,深入推進行動方案落地見效。組織開展實施成效跟蹤評估,壓實地方責任。持續推進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引導各地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
有記者關心生態環境部全國兩會建議提案辦理情況。劉友賓表示,2022年,生態環境部共辦理全國兩會建議提案1294件,包括人大建議818件,政協提案476件,總量同比增長26.4%。從建議提案內容看,涉及碳達峰碳中和領域建議提案最多,占承辦總數的20%以上。同時,代表委員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圍繞重點區域、重點流域的綠色低碳發展、協同治理、生態修復與補償等方面提出較多建設性意見建議。2018—2022年,生態環境部共承辦建議提案4774件,其中主辦1353件。五年來,生態環境部認真研究相關意見建議,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代表委員關注的生態環境領域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