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嘉興市VOCs整治提升及活性炭再生處置工作現場會暨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會議在秀洲舉行。會上,秀洲區在全市率先發布了“炭管家”數字化管理平臺,就VOCs整治提升和活性炭再生處置工作進行交流,把秀洲經驗向全市推廣。
在嘉興李朝化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李朝化纖”)的涂層廢氣車間,工作人員掃一掃機器上的二維碼,就可以在平臺上清楚看到“3號活性炭吸附塔剩余有效天數為17天”。如果活性炭吸附達到飽和,系統還會自動預警,提醒及時更換。
“除了提醒更換活性炭,如果出現不規范使用或不及時更換活性炭,系統都會發出預警。該應用系統還開通‘一鍵叫車’預約通道,同時將活性炭更換時間、重量及車輛信息同步至平臺,方便、高效又安全。”作為這一平臺的使用者,李朝化纖環保負責人沈國忠對數字化帶來的便利連連點贊。
記者從秀洲區生態環境分局了解到,為實現VOCs整治提升及活性炭再生處置全過程數字化監管,今年9月起,秀洲區著手建立“炭管家”數字化管理平臺,實現活性炭收集、再生、處置全生命周期監管。
前期,秀洲區對使用活性炭吸附處理裝置的144家企業進行排摸,并對企業廢氣收集、活性炭吸附處理裝置等情況進行了評估,將相關數據接入“炭管家”數字化管理平臺。
“我們把企業的活性炭填裝數量、使用時長、更換頻率等信息接入平臺,系統會自動計算出活性炭飽和度及使用壽命,并對企業及時發布提醒及預警。”秀洲區生態環境分局綜合規劃與自然生態保護科工作人員姚冬偉介紹,整個過程確保活性炭填裝、更換到收集再生全流程閉環管理。
根據活性炭收集數據,平臺還會賦予企業“環保健康碼”,對活性炭運行狀態良好的企業,賦予綠碼;對運行狀態臨近預警閾值的,賦予黃碼;對運行狀態達到預警閾值的,賦予橙碼;對運行狀態超過預警值且長時間未處置的,賦予紅碼。與此同時,秀洲區建立三級預警機制,黃碼企業會收到短信預警;被賦予橙碼企業,所在鄉鎮將收到預警信息;而被賦予紅碼企業,所在鄉鎮及區級環保部門將收到預警信息,實現精準管理。
“預計到2023年,秀洲區VOCs將再減排600噸以上,大幅減少對空氣質量的影響。”秀洲區生態環境分局局長曹志斌表示,該應用對活性炭全生命周期進行數字化監管,實現了活性炭預警信息“一屏統掌”、過程運輸情況“一網統管”、再生處置數量“一圖統覽”。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