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回收機是前年從市場上撤回來的。”北京盈創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盈創回收)副總經理高興指著面前的一臺塑料飲料瓶智能回收機告訴記者。
從市場上撤回來之前,這臺回收機“吃”到肚子里的大多是用PET塑料制成的飲料瓶,如常見的可樂瓶、礦泉水瓶等。因為性能優良、成本低廉,PET塑料成為人類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根據歐洲塑料制造商協會發布的數據,全球塑料產量和消費量持續增長,2020年塑料產量達3.67億噸,全球人均消費量為46公斤。作為全球最大的塑料生產國和塑料制品生產國,2021年,我國生產了1.1億噸塑料,進口3397萬噸,生產塑料制品8000多萬噸。同時,專家表示,我國每年消費塑料飲料瓶大約2000億個。
這些塑料飲料瓶使用后去哪兒了?多少被棄置了,多少被利用了?有哪些利用渠道?帶著諸多疑問,記者近日走進我國目前擁有食品級再生塑料生產工藝的4家企業之一——盈創回收,試圖探尋行業背后的故事。
為何5000余臺智能回收機又收回了?
回收成本遠遠高于塑料再生后的產品利潤,大部分塑料瓶通過非正規回收渠道進入化纖廠
順著高興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一臺一人多高的智能回收機停放在公司里。“如果裝滿的話,像這臺回收機可以容納500多個飲料瓶。”高興說,“我記得10年前我們涉足再生塑料生產的時候,要和收廢品的人‘搶’瓶子。”
盈創回收從2012年2月開始,在北京部分地鐵站上線運營首批飲料瓶智能回收機業務。之后累計在北京的公交、地鐵、機場、學校、社區、商場等人口較為集中的場所,投放飲料瓶智能回收機5000余臺,回收飲料瓶5500余萬個。
據悉,這相當于節約石油8250噸、減排二氧化碳4125噸、植樹56375棵。
智能化、綠色低碳、循環利用……擁有這些標簽的智能回收機為什么最終被悉數收回?
高興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我國沒有飲料瓶押金制,消費者沒有為瓶子墊付押金。我們當時上線運營這些回收機的時候,是公司出這筆錢。按照當時廢品回收的市場行情,我們要花3分錢到5分錢向消費者買瓶子,返錢的渠道是微信零錢包、支付寶、公交卡等。一臺回收機大概能放450個至500個瓶子,一個瓶子的存儲、運輸成本大概是9分錢,再加上付給消費者的錢,一個瓶子的總成本超過0.1元,回收成本遠遠高于塑料再生后的產品利潤。此外,工廠如果滿產的話,一天需要50噸—70噸瓶子,每噸大概有45000個—50000個瓶子,靠這些回收機回收的量是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的。”
既然智能回收機回收的瓶子數量有限,那我國每年產生的大量塑料瓶去哪兒了?
答案是大部分通過非正規回收渠道進入化纖廠。在這個過程中,拾荒人員充當了重要角色。
“對拾荒人員來說,誰收瓶子給的價格高就賣給誰。化纖廠產品利潤高、有價格優勢、需求量大且穩定,所以原料會自然流向化纖行業。但是很多家庭式作坊,沒有相應的環境污染治理設施,易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高興說。
“我國廢棄塑料瓶的回收率超過95%,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國有發達的化纖行業。化纖企業使用再生料相比原生料成本更低,愿意接收這些廢棄塑料瓶。”高興說。
能否進行由“瓶”到“瓶”的利用?
長期以“獲取—制造—廢棄”為主導的塑料線性經濟模式,存在明顯的經濟和環境缺陷
但是,廢棄塑料飲料瓶用來直接生產滌綸短纖維等,意味著這些食品級材料被降級利用了。高興說:“如果先進行由‘瓶’到‘瓶’的利用,也就是從食品級到食品級,當經過多次利用,這些材料達不到食品級材料的要求后,再降級利用,就能最大限度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長期來看,其社會綜合成本最低。”
但是,由于我國目前還沒有發布允許或強制食品級塑料瓶摻加再生料的相關要求,再生資源回收工廠不得不面臨產能利用不足、缺米下炊甚至無米下炊的困境。
根據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近日發布的《中國塑料包裝產業循環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報告》,長期以“獲取—制造—廢棄”為主導的塑料線性經濟模式,存在明顯的經濟和環境缺陷。根據2015年全球塑料包裝材料流的相關數據,塑料使用后40%填埋、32%泄漏、14%焚燒和/或能源回收,只有14%得以被收集用于回收再利用。而這幸運的14%被回收再利用的塑料又是怎么分配的?4%的工藝損失、8%的降級回收、2%的閉環回收。
也就是說,用石油這么珍貴的能源生產出來的塑料,最終只有2%得到了閉環回收,大部分被直接處理掉或降級利用。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巨大的資源浪費。
喝飲料付押金,您愿意嗎?
研究認為,環境押金制比較適合飲料包裝物,能夠把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責任落到實處
據悉,截至目前,全球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施環境押金制,包裝物平均回收率達85%,公眾平均支持率達79.68%。
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教授、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告訴記者:“作為一種重要的環境經濟政策手段和工具,環境押金制比較適合飲料包裝物,能夠把生產者和消費者對生態環境保護應承擔的責任落到實處。”
“國外建立押金制回收體系,大都是從飲料包裝物開始的,以此作為突破口。一方面,飲料包裝的量比較大;另外一方面,飲料包裝具有形態標準、完整等特性,比較適合于實行押金制。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通過實施押金制來解決飲料包裝的回收體系構建問題。”杜歡政說。
但國外押金制不能照搬。“押金制是推進包裝物回收的方法之一,但要適應本土情況需要有個過程,要完善配套政策,要有非營利性機構來運作等,這都需要時間,可以先進行試點。”杜歡政說。
盈創回收一直在呼吁建立適應我國國情的環境押金制方案并開展實踐。2017年5月,全國人大環資委相關負責人在盈創回收召開《循環經濟促進法》修法座談會,押金制相關內容寫入《循環經濟促進法》修訂稿。之后,盈創回收積極與農業農村部、四川省瀘縣農業農村局等合作,建立適合當地的農藥包裝廢棄物押金回收系統等,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當下,通過智能化的方式在我國推廣押金制迎來新機遇,從政策到市場,都在推動正規回收體系的建立。
2022年1月,國家發改委同商務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發改環資﹝2022﹞109號),明確到2025年,廢舊物資回收網絡體系基本建立,建成綠色分揀中心1000個以上。“綠色分揀中心是正規回收渠道的一部分,我們今年也開始建設綠色分揀中心了。”高興說。正規回收渠道的建立可以為垃圾分類、再生資源進入安全處置渠道提供便利條件。
“一方面,國際大宗原材料商品價格下降后,飲料包裝物的經濟價值下降,市場化回收動力在弱化。另一方面,隨著城鄉接合部治理工作的推進、城市生活成本不斷上升等,在北京市、上海市等地,大量廢品回收從業者離開城市回到農村或是改行了。”杜歡政告訴記者,隨著舊的、分散的回收體系逐步退出,迫切需要構建新的正規的回收體系。在這樣的背景下,推行押金制的條件基本成熟。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不只是盈創回收這樣的本土企業,很多世界500強企業也在參與我國回收體系的建立。
這是可喜的改變,但還不夠。飲料瓶智能回收機要想真正在國內普及,成為有效的回收渠道,除了政策護航、企業先行,還需要消費者的積極參與。那么,喝飲料付押金,您愿意嗎?您覺得押金多少合適?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